由於以色列在“蘇伊士戰爭”中已經起義成功,所以新的戰爭也就變成了“埃及起義”。這一次的玩家海戰依舊在地中海,不過變成了以色列蘇伊士沿海和埃及沿海。海戰包括此後的陸戰的結果,德魯巴都複製了波比在兩京劇本的對策,直接光棍上陣,空城而退。於是NPC戰爭又開始了。
這場戰爭變成了敘利亞、巴比倫、麥加、利比亞、摩洛哥五個遊曠部進攻以色列。跟此前不同的是,這一次是五州大軍同時到達以色列,讓我軍失去了各個擊破的機會。而我的對策是,向這五州加上埃及各派出一個曹曠部的兵力,策應當地起義。大衛負責保衛以色列。各以一個曹曠部的兵力抵擋五路大軍的進攻。而我則帶著私屬兵力、高端兵力和一個曹曠部奔襲小亞細亞。這一次因為我軍實力強橫,我不準備再等了,準備一舉拿下地中海東岸和南岸。
跟我一起出發的是前往敘利亞和巴比倫的大軍,我帶的一個曹曠部和進攻巴比倫的曹曠部都是埃及降兵,適合在沙漠作戰。前往敘利亞的則是以色列降兵。這三個曹曠部都是富有戰鬥經驗的百戰之師,曾經經曆過蘇伊士大戰。現在更是擁有了正規軍這個兵種。到了地頭之後,我與這兩個曹曠部各自分手,然後帶著自己近四個曹曠部的兵力突入了小亞細亞高原。
由於小亞細亞跟以色列不接壤,所以小亞細亞也沒有想到我軍會來攻打他這個兵力雄厚的州。甚至小亞細亞的大軍都還沒有集結,60%的兵力還分布在各郡縣。也就是說,小亞細亞一個遊曠部的兵力,現在在州城的隻有兩個曹曠部。圍城之後,照例在我的演說之下,70%的信徒在城中為內應,順利入城。得到六個健曠部的兵力,另外有三個健曠部被控製,一個健曠部在內爭中消耗了。不過我在小亞細亞也由此擁有了一個遊曠部的兵力。接下來各個郡縣也先後發生起義,三個曹曠部的兵力,有兩個曹曠部+四個健曠部起義歸降。小亞細亞總兵力達到八個曹曠部。全部郡縣也被控製。
與此同時,麥加、埃及、敘利亞、巴比倫、利比亞、摩洛哥六個州的起義也爆發,各州在起義之後都擁有了兩個曹曠部的兵力。遠征以色列的五個遊曠部全部變得有家不能回。最終在約翰使徒和大衛的感召之下,14個曹曠部歸降,五個曹曠部被捉,一個曹曠部戰死。於是整個使徒東軍,擴大到40個曹曠部,計八個遊曠部。“埃及起義”戰爭結束,我成為以色列、蘇伊士、埃及、麥加、敘利亞、巴比倫、利比亞、摩洛哥、小亞細亞九州列牧,依舊擔任使徒東軍總指揮。我的軍職照例在戰爭中提升為參曠帥,所以戰後獎勵不用再獎勵了,其他獎勵比較雞肋,又一次得到五個職業,聖徒軍和魔法軍兵種擁有了。十字軍兵種也擁有了。
一個遊戲日之後,除以色列、小亞細亞之外,七州兵力都增加為一個遊曠部。以色列增加到一個牙曠部。小亞細亞增加到11個曹曠部。總兵力增加到61個曹曠部。而我從以色列調過來三個遊曠部的兵力已經抵達小亞細亞。三個遊曠部皆隨船而來,同時還帶來了足以再裝備一個遊曠部的魔晶炮船。所以我可以立刻集中五個遊曠部的兵力,乘坐魔晶炮船開進希臘州。
於是新的戰爭爆發,戰爭名叫“希臘起義”。玩家戰照例我軍輕易獲勝。而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我軍跟帝國軍NPC展開了第一場海戰。本次海戰雙方共投入了18個遊曠部的兵力。其中,我軍五個遊曠部,對方13個遊曠部。但對方的13個遊曠部卻並非同時開戰。因為路程的關係,開戰時隻有巴爾幹州的三個遊曠部趕到了希臘州戰場。於是第一場海戰我軍就是以五個遊曠部對上了對方七個遊曠部。盡管我軍人數要少,但是經過兵種加成之後,我軍的戰鬥力卻遠遠強於對方。一開始我不但沒有擺出防守的陣型,反而做出了包圍敵軍的架勢,以四個遊曠部從四麵包抄,我本人卻帶著一個遊曠部從中央突進。帝國軍一開始並不畏懼,散開陣型迎了上來。
這時候我的經典造型又出來了。騎白龍馬帶著火鳳凰,身周小蛇環繞,將海水映照得通紅,單槍匹馬,首先殺入對方陣中。帝國軍魔晶炮齊開,向我不斷轟擊。我的身影在攻擊中不斷變淡又不斷凝聚。火鳳凰則散開陣型,躲避著魔晶炮,卻不斷向對方的魔晶炮船吐火焚燒。實際上現在的火鳳凰,根本就沒有實力,我帶出來也就是裝裝樣子。但火鳳凰的造型實在太拉風,一口火吐下去,還是讓敵船大亂。但對帝國軍造成更多威懾力的,卻是我不斷變淡又凝固的身影。戰場上我現場發表演說,以使徒的名義,希望信徒戰場反正。這時候雙方已經接火,我軍強大的火力已經讓帝國軍見識到了。隨著帝國魔晶炮船不斷沉沒,而我軍損失有限,信徒們開始相信真正的救主來了。於是60%人數的信徒迅速控製了70%的魔晶炮船,戰場反正,調轉炮口攻擊死忠的帝國軍。另有10%的魔晶炮船見勢不妙,戰場相信了使徒的教義,同樣反正。剩下七個曹曠部的兵力,眼見大勢已去,不得不束手投降。此戰我軍不僅取勝,還得到了28個曹曠部的兵力。我將其中20個曹曠部補充進大軍之中,其餘八個曹曠部則押著七個曹曠部的帝國軍回到希臘州進行安置。順便將不設防的希臘州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