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涼軍圍城甚急,小劉協早已得到消息。王允董承等人皆束手無策,卻聽一個宦官道:“如今事急,陛下可上宮牆,威懾叛賊。若叛賊見陛下而不再攻城,則陛下無憂矣。”
王允等人麵麵相覷,也覺得關鍵時刻,這一計比較可行。正欲讚同,小劉協已經慨然道:“昔日董賊橫行,多虧卿等誅國賊,朕方能做得幾日真皇帝。今賊兵再來,朕既為爾等陛下,自當身先士卒。來人,擺鑾駕上城樓。”
不一時,小劉協率百官上城樓。李傕見皇帝出來,卻也不敢造次。要知道如果繼續莽撞,那就是坐實了造反之罪,那時候黃巾就是前車之鑒。現在皇帝出來,正好讓西涼軍下台階,一旦博得皇帝承認,今後就是橫行無忌了,也有董卓為楷模在前。隻要不像董卓一般飛揚跋扈,榮華富貴指日可待,還可以權傾朝野。
一念及此,李傕、郭汜帶頭跪下,山呼萬歲。張濟、樊稠及其他西涼將士也一齊下跪,朝拜天子。小劉協心下稍定,拿出皇帝的派頭,沉聲道:“爾等未經奏請,擅自兵發長安,到底想做什麼?”
李傕、郭汜仰麵朝拜道:“陛下明見,董相國有大功於國,卻被王允陷害,臣等皆是為相國報仇,誓要誅殺王允,若殺王允,臣等必從皇宮退兵。”
小劉協沉吟不語,卻聽王允道:“陛下,臣當日誅殺董賊,忠心為國,今日卻被李傕等以臣為借口威逼陛下。陛下若不從,則恐激起叛賊凶性,恐於陛下和國家有虧。王允死則陛下和家國在,不愁萬千王允也。若憐憫王允,累及陛下,致使家國不保,臣於心何忍。臣已決斷以身殉陛下家國,臣去也。”
言罷,王允在城樓大聲道:“李傕、郭汜,董賊上劫天子,下擾黎民,生性凶殘,殘害無辜,壞我大漢忠良,有目共睹。爾等聲言為董賊報仇,欲置大漢臣民於何地。今日吾為天子,情願以身相殉,生為漢臣,死為漢鬼。”
一語方落,王允從城樓上躍身而下。眼看就要摔得頭破血流,鑾鈴響處,白影飛掠,氣流旋轉。隻見一人騎白馬舞盤龍棍,身周小蛇飛舞,頭頂上一隻灼熱的火鳳凰,卻見盤龍棍指處,王允正在漩渦中穩住身形,緩緩落下。
在讀者的驚呼聲中,來人緩緩地裝逼道:“鄙人張好古,受王司徒厚恩,今日特來救王司徒。卻不知李將軍等能否看張某麵子,放過王司徒。王司徒之於張某,猶如董相國之於各位也。”
李傕等人麵麵相覷,萬萬沒有想到會半路上殺出一個張好古。半晌李傕道:“前將軍真乃漢子也。相國已死,難以複生。更兼我西涼男兒素重漢子,既然前將軍如此說話,隻要陛下答應,為相國建忠烈祠,免王允司徒之位,討呂布無義之人,且王允永不可入朝廷,則王允可隨前將軍而去。卻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李傕話音一落,城樓上一人朗聲道:“準奏!”正是漢獻帝小劉協。答應如此快速,讓百官無不振奮。李傕等西涼將士振臂歡呼。半晌,李傕一揮手,西涼軍緩緩退去。
西涼軍退兵,李傕卻領親兵一個師入朝。同時入朝的,還有我。因為王允要隨我離去,所以也暫時入朝堂。
朝會實際上就是一個分贓大會。西涼軍如今擁兵60個軍,聲勢浩大,司州、雍州一帶無人能敵。當然,以我的實力,捏死西涼軍也就是兩根指頭的事情。但這是遊戲,不是現實,道德應該服從利益。捏死西涼軍對我有百害而無一利。而在NPC心目中,並不知道我如今的實力。所以李傕現在最有發言權,一切都是李傕說了算。最終李傕自領大將軍、池陽侯,領雍州牧,假節鉞;依舊以我為前將軍、晉陽侯,領並州、涼州牧;郭汜則為後將軍、美陽侯,假節鉞,與李傕同秉朝政;樊稠為右將軍、萬年侯;張濟為驃騎將軍、平陽侯;李蒙、呂方為護國健帥。
接下來是對王允、呂布的處置。王允依前所議,免司徒之位,永不敘用。呂布謀害相國,竊據司州,朝廷發詔討賊,克日兵發司州。
我雖然保留前將軍,並封晉陽侯,但實際上已經被李傕趕到並州、涼州。這本來就是此前我與李傕的協議。所以朝會之後,我將返回,這時候得以向小劉協辭行。小劉協早已知道我救了呂布王允皇甫嵩等人家眷,現在又救了王允,自然明白我的心意,言語間依依不舍,殷切寄語,臨別更是將他的職業一股腦兒給了我,隻盼著我早點打回來。
辭別小劉協,王允在城外跟我分別。我本來是他的下屬,現在他自然不願依附於我。不過鑒於我的表現,臨別時也將他的職業一股腦兒給了我。
接下來,我到洛陽見到貂蟬,貂蟬如今是呂布的人,今後也很難見麵了,所以也將職業一股腦兒獎勵給我。
至此,我加入王允陣營所希望獲取的好處已經全部到手。而此時“王允之死”劇情戰爭已經結束,王允陣營滅亡。包括我在內,整個王允陣營12998名玩家,又得重新找東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