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劉備陣營顯赫的戰功終於震撼了其他三個陣營。尤其是何進,劉備、關羽、張飛和我的封地都在他的勢力範圍之內,這讓他感到如芒在背。好在我們除了剿匪之外,從來不動他的地盤,同時我們也算是他的舊部,兩個陣營幾乎是一回事,所以他也不好動我們。但十常侍陣營和董卓陣營就不同了,原本他們跟何進陣營之間,力量還相對平衡。而現在,劉備已經擁有從南到北環繞大漢廣袤的領土,再加上丞相“平原列王”的封號,還有我也是“斜馬列王”、前將軍,關羽為“陰山列王”,張飛為“塞北列王”,簡雍為“占城列王”,五兄弟就是五王,下麵還有呂布、趙雲、張遼、高順、裴元紹、張燕、周倉、廖化、杜遠、侯成、宋憲、魏續、曹豹等列公列侯,聲勢之盛,一時無兩。無論十常侍還是董卓都非常明白,一旦劉備入朝掌權,將沒有他們的活路。最終十常侍和董卓結盟,並爭取到何進保持中立,發動了對劉備的戰爭。
十常侍沒有兵力,所以隻能利用自己的嘴巴。而十常侍的嘴巴做到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分化我和劉備。他們知道我在漢靈帝麵前是紅人,所以極力地捧我。而對於劉備,則認為這個皇叔身份特殊,勢力太大,地位太高,必須加以抑製。漢靈帝對這一點也非常認同。最終劉備的“平原列王”、丞相、上將軍、巡夷使被剝奪,降為“平原列公”、前將軍。關羽、張飛和簡雍也被降為“陰山列公”“塞北列公”和“占城列公”。而我則被提升為丞相、上將軍兼巡夷使、巡海使、公車令、都尉、西域都護、塞北都護、海東都護、南洋都護、“夷州列牧”。這其中最為過分的是“夷州列牧”,將此前授予劉備的所有州牧全部剝奪交給我。而由此帶來的結果,就是“劉備陣營”變成了“張好古陣營”,主公劉備反而變成了屬下。
十常侍的這一招非常狠毒,抬高我而降低劉關張,其目的在分化整個原劉備陣營。而我對此的反應是,第一時間發布通告,劉備依舊是我的主公,普天之下不得再稱我為“斜馬列王”,而必須稱“邪馬列公”,陣營也改回“劉備陣營”,原有劉備陣營包括劉備本人眾兄弟領地,全部維持不變。同時,“暫時代替劉備行使”丞相、上將軍、巡夷使、巡海使、公車令、都尉、西域都護、塞北都護、海東都護、南洋都護職位。
對於我的反應,劉關張簡雍以及趙雲等人感到非常滿意。而對這個分化計策的幕後人,大家也心知肚明,必為十常侍無疑。但大家心裏也非常清楚,有何進在,等於是在給十常侍打掩護。因為十常侍畢竟是漢靈帝身邊的人,不搞掉何進,就不能搞掉漢靈帝身邊的十常侍。但如果要搞掉何進的話,又害怕何進跟董卓聯合起來。所以目前劉備投鼠忌器,沒有什麼辦法。
但也就在這時候,董卓的行動告訴了劉備,到底下一步該幹什麼。由於董卓跟十常侍結盟,所以在十常侍使用了分化計策之後,董卓隨之出動大軍,開始從涼州出發,進攻戈壁州。這也標誌著董卓要對我們的陣營動手了。按照董卓的想法,目前我們五兄弟的主力都在海外,後方必然空虛,趁著這個時候拿下戈壁州,正得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