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複仇(1 / 2)

對於第一種可能性,日本政府比較認同。日本首相發言,認為目前為止,日本和中國都是迄今為止“唯二”的兩個曾經受到核作為“武器”攻擊過的國家,因此也都有著切膚之痛。因此日本首相堅信,中國不可能給兩個國家的人民傷口上再撒一把鹽。

美國則比較認同第二種可能性。在他們看來,中國之所以拋出核戰爭的威脅,正是中國“心虛的表現”,其目的是阻撓美國“保護日本”。所以美國總統認為,既然中國“心虛”,美國就更加要堅定地表達其立場,絕不容許中國“欺負日本”。

而作為旁觀的英法俄和其他國家的分析者,則沒有那麼樂觀。首先他們分析了中國發動戰爭的時機,是在核變近兩年之後,說明中國是經過了長期的準備和深思熟慮的。如果要虛張聲勢或者使用空城計,那麼在“核變”爆發的當時正是最有利的時機。那時候美國和日本更加不敢輕舉妄動。所以隻有一個結論,那就是中國的確進入了一個新的軍事時代,在這個時代裏,中國可以用核武器攻打其他國家,而不必擔心自己受到攻擊,甚至核冬天也不會發生。

英法俄的分析家為此憂心忡忡的同時也歡欣鼓舞。因為在他們看來,無論是哪一種可能性,最多也隻有日本和美國這兩個愣頭青會受到核戰爭的影響。既然參戰方中國不怕核戰爭,那就說明核戰爭根本不會波及到中國本土,更加不會波及到其他國家。

而對這個分析結果最為鬆了一口氣的,是朝鮮、韓國、中國台灣和菲律賓。這四個國家和地區距離戰場最近,也最容易受到影響。

他們鬆了一口氣,日本人和美國人的神經卻繃緊了。因為他們都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核變的時候中國曾經有三個幸存者。那個幸存者就是我們一家。如果中國軍方因為我們的幸存也研究出某些東西,這是絲毫也不用奇怪的。

不過他們繃緊的神經並未改變他們的行動。畢竟核變之後,絕大多數日本人和美國人已經逃離了自己的國家,剩下的差不多都是軍隊和死硬分子。這些人顯然不但不會製衡自己的政府發動戰爭,在某些時候還會推波助瀾。正是在這種推波助瀾之下,日本和美國經過短暫的猶豫之後,重新將自己的軍隊飛速調往釣魚島。日本幾乎出動了海上自衛隊的全部主力,美國出動了兩個航母編隊和二十艘核潛艇。

而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另外一件蹊蹺的事情發生了。那就是迄今為止,竟然沒有發現中國出動任何船隻趕往釣魚島海域。對此日本和美國先是大張旗鼓地宣傳,作為中國虛張聲勢的佐證。但後來隨著各種分析出來之後,兩國的宣傳機構都謹慎小心了。因為沒有發現對方的船隻,除了虛張聲勢這種可能性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可能性,那就是任何偵察設備包括衛星在內都已經不能發現對方的船隻了。如果是另外一個可能性的話,那就非常恐怖了,這將是中國進入軍事新時代的注腳。但隨著戰爭氣氛繼續濃厚,日本和美國兩國都不約而同選擇了無視這個問題,他們更加樂意認為中國是虛張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