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紮菲的怒吼”這個行動是一定要參加的,不過要在多大程度上參與,這卻是需要考量的。最近兩天我的基本部屬再次恢複了80億,也就是我現在在歐洲的總兵力已經達到205億基本部屬,65億刷新兵力,共計是270億兵力。夷州這邊,則共有220億基本部屬,250億刷新兵力。中國玩家最近幾天也積聚了100多億的刷新兵力。非洲、中東那邊,聯盟玩家最近也積聚了100億刷新兵力,加上我的80億基本部屬以及招降的20億刷新兵力,共計達到200億兵力。此外,澳洲、韓國、日本、印度、俄羅斯、東南亞、南亞各國,共計積聚了150億基本部屬和30億刷新兵力。也就是說,在非洲軍團,可以擁有280億兵力;而中東軍團,則可以擁有約1000億兵力。兩者相差比較大,但好在歐美玩家的主力在巴爾幹半島一帶,正是中東軍團的進攻方向。另外,我在歐洲的270億兵力也可以隨時馳援。此外還有我先前派往烏丸、澳洲、呂宋、爪哇、倭國的110億基本部屬以及隨後招降的30億刷新兵力,共計140億兵力,我也可以一起調到歐洲戰場。
而在歐美玩家那邊,所有的大軍已經到齊,目前擁有610億基本部屬,外加約150億刷新兵力,總兵力達到近800億。在我軍調動期間,估計還可以恢複100億左右基本部屬,外加200億以上的刷新兵力,到時候在巴爾幹半島的兵力也將達到1000億以上。
當然,到時候我軍也同樣能夠恢複300億左右的基本部屬,加上300億以上的刷新兵力,總計兵力可以達到2000億以上。我軍在巴爾幹戰場稍占優勢,而在高盧戰場則有可能優勢有可能劣勢。如果歐美玩家不將兵力派到高盧戰場,那高盧戰場我軍就是優勢。如果歐美玩家冒險將兵力派過去,那高盧那邊就是劣勢。隻不過劣勢也不會太大。
總的說來,我軍一舉吃掉歐美玩家的可能性極大。但還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眼看六個遊戲月的時間就到了,歐美玩家即將恢複全部基本部屬,如果戰爭能夠拖到那個時候,我軍的收獲將會更大一些。現在最多也就是獲得數百億的基本部屬而已。但賬也不能那樣算,畢竟現在要獲取對歐美玩家的絕對優勢,當務之急不是擴展我軍,而是限製敵軍發展。隻要打掉歐美玩家的刷新兵力,再接管其領地,我軍對於歐美玩家的優勢就會更加明顯。同時,在大劇本和山雨劇本中,目前正是給歐美玩家以最後一擊的時候,正好趁著卡紮菲的這次行動,狠狠再賺一些基本部屬。
當然,鑒於軍需補給的關係,目前在大劇本和山雨劇本還需要等待,最適合行動的還是黃巾劇本。這一次行動絕對可行,也絕對有勝算。
本次出兵距離最遠的為澳洲兵,需要八九個遊戲日才能趕到高盧。而我在烏丸、澳洲、倭國、呂宋、爪哇的大軍也同樣距離遙遠,需要七八個遊戲日才能趕到巴爾幹。也就是說,我軍需要在現實時間三天之後才能發動。另外,鑒於神秘玩家將在下一輪聯賽之後發動新的詛咒,所以我軍隻有現實時間一天也就是三個遊戲日的時間用於進攻。
由於這次出兵的組成太龐雜,所以已經沒有軍事機密可言。中國玩家不用怕,隨便留點兵在家裏,加上係統兵力就夠用了。不過其他國家的玩家,就有些後顧之憂了。不過大家都表示,能夠打敗歐美玩家,奪取歐美玩家的領地,就算後方被人端了也值得。到時候再打回去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