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怒殺惡霸的關雲長,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我一見關羽就開始戴高帽了。
“通過抬高別人來抬高自己,閣下好口才。”關羽哼一聲道。
“非也,張某今日取勝,勝在事先設伏,若真刀真槍,在下未必是雲長對手。”
“滾。關某敗就敗了,不需要你來奚落。”
“其實雲長兄有所不知,在下之所以取勝,還有一個原因,我軍的加成更高。如果沒有加成,在下肯定不是雲長對手。所以在下並非奚落。”
關羽目中精光一閃,直直地看著我。而我坦然地接受了關羽的目光。
“好,你說,你軍中加成是多少?”終於還是擋不住這個誘惑。
“全相對屬性20倍。”我微笑著道。
“什麼?20倍?”關羽大驚,神色間有些向往,但很快又黯然,“關某跟大哥三弟生死結義,區區20倍,豈能讓關某動心哉?”
“關將軍真義氣也。今日天下形勢,黃巾乃是興義兵,萬民歸心。而萬民加於朝廷者,無過於畏懼二字。若非義氣,恐怕關將軍早已棄暗投明了。隻是在下以為,玄德兄格於皇室身份,目前跟諸侯沆瀣一氣也是被逼,以玄德兄仁義,若黃巾能夠肝膽相照,玄德兄是能夠站在黃巾一邊的。”我侃侃而談,越談關羽的神色越陰晴不定。
“既然閣下知道關某心意。關某隻聽我大哥的。閣下不要浪費唇舌了。”關羽淡淡道。
我心中暗喜,又搞定一個。接下來就該輪到劉大耳朵了。
“玄德兄仁義著於四海,在下早已如雷貫耳。今日一見,果然風采過人,在下幸何如哉。”
“我是兵,你是賊,我們沒有什麼好談的。”劉備眼睛望向了大帳頂上。
“非也,今大漢已亡,兵賊之勢異也。以玄德兄仁義,何苦推萬民入火坑之中?”
劉備不屑道:“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閣下以陰謀詭計,竊取我大漢神器,終難逃一個賊字也。我煌煌大漢苗裔,又豈能與盜賊為伍。閣下可早殺備,以全備之德也。”
我凜然道:“玄德兄差矣。大漢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玄德兄可同意否?今黃巾吊民伐罪,如湯武之革桀紂也。昔日大禹商湯未必不仁,傳於桀紂而終失神器。今大漢亦然。光武時,王莽篡漢,而百姓感於朝廷仁義,是以光武能夠中興。今靈帝失德,內寵十常侍,外寵何進屠狗之輩,清流排斥,百姓易子而食。大漢之德,已盡衰矣!我黃巾起於中原,入洛陽後善待靈帝及眾大臣,召清流而用之,誅何進十常侍於鬧市,盡取其財而分於民,旬日間四海響應,中原西涼益州,已競相歸心。玄德兄果未曾見乎?”
劉備長歎道:“備固知黃巾吊民伐罪,然劉備為大漢宗室,生為大漢人,死為大漢鬼,奈何?”
我繼續凜然道:“非也!昔日高祖提三尺劍誅暴秦,初時非欲為君,實為救民耳。大漢苗裔,當光高祖懿德,救民為先,社稷為輕。光武起兵,亦為救民倒懸,初時不欲為君,時勢乃然。今玄德兄酷肖高祖光武,若強力拒黃巾,是與民為不仁也,玄德兄又何忍。若玄德兄賤視身體發膚,必欲赴死,貌似慷慨,一則棄父母,二者棄萬民,亦為不仁不孝也。今日為玄德兄計,天下既歸黃巾,玄德兄當投身黃巾,征四方而安百姓,如此方不負玄德兄為高祖玄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