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滅亡之後,公孫瓚擁立劉虞在北平稱帝,袁紹擁立劉焉在渤海稱帝,皇甫嵩擁立劉表在許昌稱帝,而曹操和孫堅則擁立劉備在小沛稱帝。加入朝廷陣營的玩家,有四億分別投入這四個朝廷勢力麾下。不過,投入劉備麾下的有三億,隻有一億分散投到其他三個勢力麾下。
而其餘20多億朝廷勢力玩家,這時候卻做出了明智的選擇。陣營雖不可以更改,卻可以投降,隻要對方願意接受。結果這20多億朝廷勢力玩家,搖身一變,就變成了黃巾勢力的玩家。而我對這20億玩家的使用更絕,全部派去打劉備。這個陣營擁有三國時代的三大雄主,哪個都是將來的大患,一旦讓他們放開手腳,後果將不堪設想。
但我同時也發出命令,對劉備隻能限製,不能滅掉。要給他們保留希望。等到滅掉其他三個勢力,再來收拾他。這樣他們就不會今天跑到這裏,明天跑到那裏,老是給我惹是生非。
而我首先要消滅的,當然是許昌的劉表勢力。這個勢力距離劉備最近,一不小心給他們打通通道,到時候兩個勢力一聯合,就比較麻煩了。
所以我的七億馬賊進入豫州後,立刻就將許昌團團包圍。這時候許昌還不是大漢的都城,又經過兩次大戰,分別被黃巾和皇甫嵩毀過一次城牆,所以防禦比較弱。馬賊在城下圍著城牆放箭,而我則親自到城牆下督戰,同時展開攻心戰。
許昌守軍本身就是從洛陽出來的,臨行之前我還親自給他們送行,平素對我這個丞相涼王很是敬畏。最初皇甫嵩還想上城鼓動士氣,結果被馬賊一陣箭雨射了回去。所以許昌守軍的士氣越來越低,最終終於有一個副將趁夜打開城門,將我軍放了進去。而進城之後,所有守軍都不戰而降。劉表的小朝廷維持了三個遊戲日,就無疾而終。
七億大軍變成八億,在豫州平定之後,新的進攻方向是青州和兗州。這是繼續切斷劉備和北方二劉的聯係。
而我的下一個進攻目標,自然便是劉焉。並州牧丁原目前對於四個所謂的“皇帝”,一個也沒有承認,這表明他還在觀望形勢。目前進攻他是不明智的。而北方二劉,必須要打完劉焉才能打劉虞,所以打劉焉就成了首選。
兩三個遊戲日,袁紹不過是帶著他原來的遊擊隊占領渤海城,根本來不及招兵。麾下絕大多數倒是玩家。所以在集合七億npc和張角的兩億黃巾圍住渤海之後,沒有等到部下開門,劉焉和袁紹自己就從裏麵跑出來了。這個小朝廷隻維持了四日,同樣壽終正寢。
而等到這路大軍打到北平之後,公孫瓚同樣是帶著遊擊隊妄想一步登天,跟渤海一樣,也是很快開城投降。
而劉備做得更絕,從玩家那裏得到北平投降的消息,又見眼前總是有20億玩家晃來晃去,沒有等後續的大軍到來,主動跟我聯係要投降了。這其實也是劉備的聰明之處所在,大漢已經滅亡,以後能夠混到多少好處,全在此時此刻的決斷。我當然毫不客氣接受了劉備的投降。
接下來,就是丁原投降。再接下來,各地平定。因為到處都是兵臨城下,不規規矩矩老老實實是不行的。
張角決定建立“黃朝”。“黃朝”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太平道”成為國教。但同時“太平道”又不反對其他宗教的傳播。例如益州就全部封給了張魯,讓“五鬥米道”成為益州的州教。幽州則封給了張飛,讓“桃園道”成為幽州的州教。
張角張梁張寶隻擔任教職,稱“天公良師”“地公良師”和“人公良師”。國家不再設皇帝,最高職位為“黃朝政公”,由我來擔任。“黃朝政公”以下,設“黃朝政師”若幹,分別管理不同事務,由“黃朝政公”確定職能範圍。教職和其他職位都不世襲,由最高教職確定最高政職“黃朝政公”人選,再由最高政職“黃朝政公”確定“黃朝政師”人選。
這就是遊戲曆中赫赫有名的“黃朝改製”。“黃朝改製”之後,我作為“黃朝政公”,提拔張飛、張魯、張鬆、曹操、劉備、丁原、縱橫四海、諸葛諒、藤原阿童木、文明威武和唯我獨玩成為“黃朝政師”。張飛為“黃朝第一政師”,負責全權管理黃朝事務。張魯為“黃朝慰撫政師”,負責管理扶困救急救災等事務。張鬆為“黃朝軍事政師”,負責全權管理軍事。曹操為“黃朝文明政師”,負責管理文化事務。劉備為“黃朝民生政師”,負責全權管理百姓生產。丁原為“黃朝外交政師”,負責管理外交事務。縱橫四海為“黃朝安全政師”,負責全權管理國防。諸葛諒為“黃朝發展政師”,負責全權管理經濟。藤原阿童木為“黃朝太平政師”,負責全權協調民間利益。文明威武為“黃朝機密政師”,負責全權管理情報工作。唯我獨玩為“黃朝女性政師”,負責全權管理女性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