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意料之外,係統並沒有凍結我的角色。這正好可以讓我放開手腳發展所有的城市。
現在,洛陽和長安已經是都城級的城市,我記得姐姐告訴過我,遷都後可以把其他城市發展成都市,所以直接將都城又遷到了北平。原來的洛陽,交給了孫權一起管理,反正他也是輕車熟路。當然,孫權本來就是我的分身角色,哈哈。
把都城遷到北平,還有一個考慮,這裏離蒙古、契丹、鮮卑、靺鞨、烏丸、高麗等國比較近,而且還有渤海這個出海口,可以迅速將國際貿易發展起來。大三角經濟區擺在麵前,可不能讓機會白白溜走。
而我新建的二十座城市,也都圍繞在北平的周圍,可以很容易進行建設。
河北軍和蒙古的其他npc,都在大唐境內有一個分身,我將這些npc都派到我的二十座城市裏,日夜進行發展。而我的一部分私兵npc,則派往幽州冀州和並州各地的城市,同樣拚命進行發展。無論是係統nppc,我都不給他們任命官職。這些職位是玩家繼續發展的根本啊!
我的另外一些npc,則派往我任巡海使和巡夷使期間建立的城市。這些城市有早期的財團開發的,也有我自己開發的。
現在的玩家,除了娥娥等四大玩家在兩次副本劇情中早就升到200級以外,其他的玩家中,最高的也已經有200級了。其中擁有私兵部隊的玩家也很多,有的已經組織了流浪軍。
係統設定,擁有10萬人的流浪軍部隊,如果所在的城市裏沒有城守,這座城市就歸這個流浪軍部隊所有。如果擁有15萬人的流浪軍部隊,並且所在郡沒有郡守,這個郡就歸這個流浪軍部隊所有。如果擁有20萬人的流浪軍部隊,並且所在州沒有州牧,這個州就歸這個流浪軍部隊所有。在四夷和海疆等特殊地域,如果沒有巡夷使或者巡海使的特殊任命,那麼每五個城可以組成一個新的郡,每五個郡可以組成一個新的州。隻是四夷的城市實在太分散,組成不了一個郡。
在此之前,幾大財團已經聯合自己的屬地組成了一個東海郡。由於台灣的發展,已經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效益。經過他們的建設,很多城市已經升級為大城市。隻是因為特色建築建造起來存在某些困難,所以遲遲還沒有升級為大都市。後來為了發展更迅速,東海郡又加入了夷州。
而幽州並州冀州等地,隨著流浪軍越來越多,也開始有一些勢力占據城市了。最先動手的當然是波比、縱橫四海、木下藤吉郎等人。由於他們起步比較早,早已擁有雄厚的勢力。這時候他們一動手,首先搶著鞏固周圍的領地,迅速占領附近的城市。等其他玩家反應過來,河北三州的城市已經被他們占據一大半了。最後其他玩家能夠占領城市的隻有十來支流浪軍,能夠占據一個郡的更是每個州不超過兩個。
波比等三人似乎已經商量好了,縱橫四海在幽州發展,波比在並州發展,而木下藤吉郎則在冀州發展。結果由於三人各自組成的流浪軍部隊超過了20萬,分別成為了三州的州牧。
對於這個結果,廣大玩家並無異議。因為首先這三州之地是我特意給玩家留的,再者多幾個人擁有一個州總比我一個人獨吞要好。
但是木下藤吉郎冀州牧的地位卻一直受到挑戰。首先曹操劉備對南皮和平原的控製一直存在,其次中國的玩家不願一個日本人擔當這個州牧。所以總有玩家組成流浪軍在冀州造反,而木下藤吉郎的城市也老是被人奪去。雖然後來又能奪回,代價卻也付出了很多。
到得後來,木下藤吉郎眼見這項投資得不償失,不得不讓出冀州。然後可憐的木下藤吉郎建立了一個中國名字的角色,等著慢慢卷土重來。
與河北三州相比,徐州的情況就混亂多了。最初有人的流浪軍數目達到20萬,成為徐州的州牧,後來又陸續有人成為各郡的郡守。但無論是州牧還是郡守都沒有足夠的實力保持絕對優勢,換州牧和換郡守的速度象走馬燈一樣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