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晉奶爸趙懿時(1 / 2)

宋清鳴在年輕的時候認為夢想高於一切,於是為了夢想選擇一個人來到北京,光榮的成為了一名北漂歌手。

北漂第一年他學會了適應孤獨習慣孤獨。

因為對於宋清鳴這位一無所有,默默無聞的北漂歌手來說,隻有這樣才能夠以最廉價的生活成本維持生活。

日子就在平凡中一點點地度過,工作,夢想,工作,夢想......

方便麵,成為他最奢侈的大餐,每每夜晚餓醒時,他都會不斷問自己,“值得嗎?一個人那麼辛苦來到北京!”

第二天依稀從夢中醒來,他又會對著初升的太陽大聲呐喊,“因為有夢,所以才有陽光”。

北漂第一年,生活雖然拮據,但是他能夠頑強地生存下來。

談了一次戀愛,但感情搖搖欲墜,一個月見一次麵,漸漸地就慢慢地淡了,對於沒有未來的愛情,都是對青春的一種透支。

每晚拖著疲倦的身體回到家中,就像聖埃克蘇佩裏筆下的小王子又回到了他的小星球上,隻是屬於他個人的星球,沒有玫瑰花,有的隻是一包包的方便麵。

由於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幸運地成為某酒吧的駐場歌聲,每月的收入才開始穩定下來,有時碰到豪爽的客人,他還拿到不錯的小費。

北漂第二年:北京包容了宋清鳴,他也習慣了北京。

一個人在北京的第二年,宋清鳴換了房子,也不用再天天拮據地啃著方便麵,偶爾心情好還可以下廚做飯,但每天早晨他都會堅持起來晨跑。

新生活帶著勃勃的生機,夢想也有了新的起點,一切都在期待中。

對於目前的生活宋清鳴也很滿足,盡管是跟別人合租,但已經很好了,最起碼不會半夜餓醒,寂寞高歌。

宋清鳴除了每天晚上在酒吧駐場外,為了夢想,他奢侈地找了家專業的錄音公司把他的原創歌曲錄製下來,然後找了很多音樂平台,把錄製好的歌曲一個一個郵箱投遞過去。

每一次投遞,就像孤島生存的人向茫茫的大海投遞一個求救漂流瓶,每晚夢裏總會出現那麼一點小興奮,然後第二天便在失望中等待。

高架橋,霓虹燈,高樓大廈,燈火輝煌,一群有著夢想的小年輕就像那一盞盞點亮這個城市黑暗角落裏的微弱的燈火。

北漂第二年,宋清鳴見證了很多故事。

他見到很多同他一樣懷著夢想的青年,因為著急而焦慮,猜疑,拖著行李箱走來走去,走進某個男人住的酒店裏,走進某個導演的懷裏,或者走向來時的車站。

但依舊有很多人走進來,很多人走出去。走進來的人提著一個皮箱,叫青春;走出去的人也提著一個皮箱,叫妥協。

北京,是吞噬了無數人青春的永不幹涸的他鄉。

宋清鳴北漂第三年,北京接納了他。

自從第一段感情失敗後,宋清鳴便不敢再奢望愛情,所有的薪水除了改善一下生活外,幾乎都放在錄製歌曲和音樂學習上。

北京是個人才濟濟的城市,因為跑得多錄音棚,宋清鳴也認識了不少前來錄製音樂的能人異士,交換微信後,他們談得最多的便是音樂。

經過前輩大能的指點,宋清鳴深深認識到自身的不足。

因此,跑到音樂學院蹭課,便成為宋清鳴白天最為忙碌的事情。

而他之所以有幸能夠到音樂學院蹭課,也是因為某位前輩給與的方便。

第三年依然默默無聞,但是北京接納了宋清鳴。

......

時間一晃,宋清鳴來到北京整整十年,他也成為一位小有名氣的三流歌聲,每天在幾個酒吧趕場駐唱,偶爾在網上發布一首原創歌曲。

奮鬥了整整十年,他在四環終於買到了一套屬於自己的的公寓,淩晨三點多的時候,宋清鳴在某個音樂網站上發布了他的一首原創歌曲《秋風想起她》:

我住在一間孤獨的出租屋裏

往日的人也隻有那三幾知己

我深夜看著窗外的街道

看著那隻貓

安靜地趴在窗口上

......

宋清鳴勞累地躺在床上,看著窗外那因為霧霾而隱約可見的月亮,想著埋在心裏的她,合上了眼睛。

他覺得好累,好累,心髒跳動得特別慢,他又感覺像是回到了一個溫暖的懷抱,讓他無比放鬆,放鬆......

第二天清晨,宋清鳴習慣早起,但是他卻發現記憶裏多身很多不屬於他的東西。

盡管現在他頭腦混亂,但是他依然熟悉地從昏暗中安亮了房間那微弱的燈光。

他晃了晃沉重的腦袋,看著四周既熟悉有陌生的環境。

隻見眼前這間十來平米的小單間,四麵老舊發黃的牆壁,在微弱的燈光下顯得有點滄桑的感覺。

房間的家具並不多,一張一米五的木板床,一張簡陋書桌和一張厚實的木椅便是房間僅有的幾件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