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的夏天,魯中一處叫王格莊的小山村,一群人正圍坐在村頭的大樹下,納著涼、聽著書。
在當時硝煙彌漫的歲月,這短暫的寧靜,顯得尤為珍貴。
說書人講的正是三英戰呂布的橋段,雖然已聽了不下十幾遍,但四周還是圍滿了人。這在當時可以算是唯一的娛樂活動了,自然也不乏聽眾。
“狗哥!”一陣清脆的喊聲打斷大家,眾人尋聲望去,不是別人,正是本村的趙三。
趙三是村裏趙財主的三公子,趙家三個兒子:老大趙文,老二趙武,等到起老三名字的時候,不知是肚子裏墨水用盡了還是兒子多了不在乎,名字起的是相當隨意。
趙三漸漸走近,清秀的臉上帶著一副金色的眼鏡,顯得與這個山村是那麼的格格不入,又彰顯了他的身份和與眾不同。
大家回頭往人群中看去,都想知道是誰叫了這麼個硬頭的名字。
而此時,一位穿著平凡、長相平凡、氣度平凡,平凡得沒有任何描述可以讓人記住的這麼一個年輕後生轉過了頭。
他就是秦富貴。
秦富貴,為人膽大心細、嫉惡如仇。加之他平日裏為人仗義,因此村裏有這麼三五個年輕人願意跟他來往,更願意聽他的領導。
“叫富貴哥!”秦富貴看見叫他的是趙三,沒好氣地說。
“苟富貴,勿相忘,苟富貴,你不就是姓狗麼?”趙三嬉笑道。
時值戰亂,村裏基本沒什麼人讀過書,趙三平日裏淨愛扯些之乎者也的,來彰顯自己的文化水平。
秦富貴雖知道那說的是陳勝吳廣,卻也懶得反駁,拉他坐下一起聽書。
趙三哪裏聽得進去這些,略顯不耐煩地說:“你這光聽別人說有什麼意思,咱也真刀真槍的來他一場,那才過癮哩。”
秦富貴本就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幾句話便說得他心裏癢癢,“打人犯法哩。”秦富貴欲擒故縱。
趙三並不是個能藏著掖著的人,沒好氣地說,“小鬼子把咱半個國家都給占了,還有什麼王法可言?殺鬼子、鋤漢奸不犯法。老百姓還得誇咱們那!”
一聽殺鬼子、鋤漢奸,秦富貴來了精神,探出半個身子悄聲問道“怎麼,有什麼路數?”
“晚上來老地方,我們一起商議來票大的。”趙三說完,撒丫子就跑了。
秦富貴呆坐在那裏,他著實想不出趙三能有什麼鋤奸抗日的好辦法,因此便沒了聽書的興致,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泥土,回家去了。
秦富貴所在的王格莊,位於平陽縣城東二十裏,約有三百多戶,四周山脈相連。因為地處偏遠,物資匱乏,日本人很少過來掃蕩。
日落西山,秦富貴早早地去了趙三所謂的“老地方”,這不過是王格莊後山的一處山洞而已。
這裏相對僻靜,不怕被聽牆根。
等秦富貴到的時候,山洞裏早已聚集了幾個同村的小夥子。
虎背熊腰、渾身肌肉的大塊頭李峰;留著寸頭,光著大膀子的李俊;穿著補丁大褲衩的田廣;幹幹巴巴、弱不禁風的堂弟秦富國,和帶著眼鏡的趙三。
此時大家正有一嘴沒一嘴地說著閑話,看到秦富貴來了以後,眾人起身道了一句“狗哥”,秦富貴一聽,佯裝就要離開。
趙三趕緊攔住,“富貴哥”,“富貴哥”眾人趕緊改口。
秦富貴這才轉身回來,打起官腔道:“下次注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