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神情黯然的趙凱文,李明德很不適應,不過他依舊依言而行,落座。
趙凱文也坐到禦案前,拿起李明德寫得洪汛措施,看著李明德淡淡問道。
“你寫這樣的言論,你不怕朕責罰你?”
“臣實話實說。”李明德其實拿捏不住趙凱文的心態,不過這個時候他也沒什麼怕的,因此他凜然正氣地回答道:“若是說實話也會被責罰,那陛下就不是明君,而是昏君,若是昏庸無道之人,臣也不想多言,所以臣斷定陛下是明君,而非慘無人道的暴君。”
趙凱文麵容平靜,看不出情緒,他隻是眯著一雙眼睛冷冷注視李明德。
麵對這樣的趙凱文,說實話李明德沒有底氣,不過都到了這種地步了,他當然暢所欲言。
“陛下,春汛漲洪一事是不可避免的,隻不過每年的雨水多還是少,每年漲水的範圍是廣闊,還是隻是幾個小村落,可在臣的心裏,即便是幾個小村落,臣也不忍看著它們湮沒。洪水無情,一旦漲起來,那衝掉的不僅僅是幾個村莊,幾戶人家,若是陛下放任不管,那衝掉的便是人心,而非幾戶百姓。”
“所謂人在做,天在看,天下所有人都在看,若是陛下為了幾戶百姓也上心,那在天下百姓心裏看來,陛下是值得信賴的帝王,心裏愛民,敬民,即便將來大亂,陛下也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李明德將話匣子打開,便無所顧忌了。
“陛下您以為常年以往失去的不過幾戶百姓,幾個村落,不,陛下失去的是萬眾的期望,萬民的念想,所以臣鬥膽進言,不管是否漲水,陛下都應該命人做好措施,以防萬一,若是漲水範圍小,陛下依舊立好了形象,聲譽也在外,若是漲水範圍大,那陛下的決策,救了無數百姓,那萬民豈不是對陛下感謝涕零,不管結局如何,對陛下您都毫無損傷,這是兩全其美的決策,所以臣自認為陛下不會責罰臣。”
趙凱文聞言,麵容裏終於有一絲笑意,不過僅僅眨眼間而已,他的臉色便又沉下了。
“那愛卿,可知道這樣的決策勞民傷財,農忙之際征收徭役,百姓將苦不堪言,似乎和你的初衷背道而馳。”
這個時代的徭役,就是免費的勞動力,讓百姓分文不取的給朝廷做事,百姓自然很不樂意的。
李明德撓首。
“陛下,徭役呢,臣有仔細考慮清楚了,朝廷可以每個給些銀兩,這樣就不是征收苦力,而是給百姓活幹,百姓自然願意,不僅僅會舉雙手讚同,更會感謝陛下給他們活幹。”
趙凱文覺得有道理,但是呢,有覺得有些不妥,又皺眉問道:“那你可知道國庫狀況,這樣大花銷,隻怕大臣們會反對。”
靠。
李明德明白了,說來說去還是沒錢,這皇帝老兒擔心的可不是大臣的態度,而是窮。
“陛下,這都是小事。”李明德笑道:“二皇子與臣合夥經營酒樓,這快一年了,二皇子有不少的分股,二皇子是愛民之人,若是知道此事利於民,二皇子肯定願意掏錢,若是國庫空虛,臣也願意掏錢,臣賺得錢來於民,自然願意花在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