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調查(1 / 2)

第九十五章

朝堂之上氣氛一下子緊張了起來,太子看了看身後的皇帝和皇後,又轉過頭對著文武百官,輕咳了兩聲道:“咳咳,此事茲事體大,眾卿可有建議?”

位於文官之首的崔相站了起來道:“臣以為單憑此物的確難下定論,洛陽王為我大唐立下汗馬功勞不假,但此物也的確在送往洛陽的賀禮中搜出。”

皇帝和皇後都坐回了椅子上,太子看著崔相繼續道:“那崔相以為此事該當如何?”

“臣提議,不如選派幾位官員前往洛陽調查此事,待結果出來,再下定論。”崔相一番話擺明了要做個老好人,調停雙方矛盾。

“眾卿家覺得崔相的建議如何?”太子道。

“臣等附議。”滿朝文武齊聲道。

“洛陽王,你覺得呢?”太子看向了端坐在椅子上的李子衿道。

“臣以為如此甚好,盡早調查一番也好早日還臣的清白。”李子衿麵無表情,看不出是喜是怒,是驚是懼。

太子點了點頭,又看了一眼身後的皇帝和皇後,兩人都沒有出言反駁,應是默許了太子的做法。

太子又回過頭正對滿朝文武:“爾等以為派遣誰去洛陽調查合適?”

滿朝文武相互對視,皆沉默不語。

這時,文官行列靠前的位置走出一人,跪在大殿中央道:“臣願往洛陽調查。”

殿上百官抬頭看了一眼說話之人,眼中流露出一絲驚色,隨後又恢複平靜,仿佛此人在這時出來合情合理。

“李少卿願意接此差事?”太子雙眼微垂,口中雖是反問,但心中卻也覺得此人應是最好人選。

“是。”李少卿回答了一個單字,沒有再多說,表達了態度。

“好。”太子點了點頭,“那此行便由李少卿帶領兩位禦史台官員前去洛陽調查。”

隨後,太子又在禦史行列中點出了兩位官員。

在太子交代了一些其他事宜後,隨著蘇公公一聲“退朝”,皇帝、皇後以及太子率先離場,接著滿朝文武一陣山呼,便紛紛退去。

英王李軒走到了李子衿身邊,抿了抿嘴唇,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點什麼。

“殿下可還有事?”李子衿倒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看著難以啟齒的李軒道。

“我相信王兄是清白的。”李軒躊躇了一番,最後說出了這麼一句話。

李子衿微笑的點了點頭,沒有說話,隻是一雙眼睛仍舊停留在李軒身上,仿佛在等待下文。

“剛剛不是我不想替王兄辯駁,隻是剛才那種情況,若是我站了出來,恐怕隻會雪上加霜。”李軒站直了身子,看著李子衿的眼神耿直清澈。

“你明白就好。”李子衿沒有責怪李軒,隻是微微點頭道。

說話間,夏侯莫擎和鹿鳴也走了過來,將李子衿扶起。

“此處不是說話之地,我等先告辭了。”李子衿道。

李軒朝著三人拱了拱手,李子衿在夏侯莫擎和鹿鳴的攙扶下轉身離去,李軒看著三人的背影咬緊了嘴唇。

待三人走出了含元殿,殿門外一側又走出三人。

“賢侄,對於此事你事先可還知曉?”居中一人正是靖國侯盧遠陌,跟在他旁邊的分別是另外兩兄弟盧遠量和盧遠誌。

六人一邊下著樓梯,一邊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