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民心所向(1 / 2)

在輿論操控這一門學問上,崔維楨的手段一點兒也不比葉蓁蓁差,葉蓁蓁之所以比他更早一些想通,是因為多一些在後世生活的經驗罷了。

接下來就無需葉蓁蓁插手,崔維楨一點就通,立馬把相關事宜安排下去,縣丞和縣尉聽從吩咐,趕緊調派人手運著糧食下鄉宣傳,至於炒作這種事,自然是交給自己人了。

吳三作為明州府的地頭蛇,三教九流的人認識了不少,不需花費太大的功夫,他很快就找到了合適的人手去散播消息。

等到第二日,大街小巷乃至孩童們都知道了一個消息——知府大人蒞臨豐縣考察公務了。

“聽說啊,知府大人昨日在縣衙大發雷霆,把縣丞和縣尉嚇得哭爹喊娘呢。”

茶攤上的說書先生神神秘秘地爆料,直把周圍的茶客、路過的行人勾得眼神大亮,八卦之火熊熊燃起,這下茶客不喝茶、行人不趕集了,紛紛聚攏到說書先生身邊,催著他繼續往下講。

“明先生,您快快給我們說道說道,知府大人因何生氣?”

“難道知府大人要撤了縣丞老爺和縣尉老爺的官嗎?”

……

茶客們七嘴八舌地問著,說書先生故意賣關子不說話,茶攤的攤主樂得四處招攬客人,待大家都點了茶點坐上了茶桌,終於賣夠關子的說書先生終於開口了。

“最近縣衙借糧送糧的事兒大家都知道吧?”

“知道,知道,衙門的人還去我村裏敲鑼打鼓宣傳呢,結果你猜怎麼著?我家老叔以為是衙門抓壯丁去挖河道,急急忙忙跑去山裏避難,結果摔斷腿,至今還躺在病床上呢。我今日就是進城給他抓藥的。”

“那你還不快去給你老叔抓藥?”有好心人提醒道。

誰知那人卻抓了一把瓜子啃著,擺了擺手:“不急,不急,我要聽聽明先生說書呢,回去好好給我家老叔學一學,讓他躺在病床上好好樂嗬樂嗬。”

“這倒是不假,上回我進城趕集,正巧碰上明先生講‘青知府治貪官’的故事,實在是大快人心,回去學與村裏的父老鄉親們聽,他們現在還聽得起勁兒呢。”

眾人紛紛附和,都盛讚知府大人是位好官,去歲明州府水災,也是他不遺餘力地把水災治好呢。

明先生見自己安排的托兒還沒開口,周圍的百姓們就自發地給知府大人歌功頌德,不由暗暗咋舌,心道這就是書中所說的民心所向吧。

再次開口時他的語調格外激昂:“崔知府是個愛民如子的好官,他一路從京城走來,看到了百姓的疾苦,見到了百姓們家離子散,心懷不忍,才有了各縣的借糧之策。官府糧食是儲備糧,其重要意義不用多說,知府大人頂著巨大的意義出借糧食,就是為了能夠讓鄉親們吃飽飯,鄉親們,你們可不要辜負了知府大人的一片苦心啊。”

“原來借糧之策是知府大人的主意,我還以為是縣衙的官老爺們想的法子呢。”

“可不是麼,咱們窮得叮當響,全家隻靠那幾畝地討生活,結果那些差老爺說借糧還要用地契,這誰不怕啊!萬一最後還不上糧食,那豈不是把地契都得賠進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