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應對之策(1 / 2)

在崔家離京之前,恪王還因為清淵閣大火一事在王府裏養傷,大半年沒有出現在人前,沒想到一出現,就成了百善堂的主管。

這一道悶聲大雷,估計砸暈了不少人。

對於恪王相關的話題,葉蓁蓁不願多談,免得某人打翻了醋壇子,轉而問起另外一個更加重要的事:“百姓的饑飽問題解決了嗎?”

之前說過了,百姓們剛從水災中緩過神來的,雖然有官府賑濟,但也勉強活命,大部分都處於饑荒狀態,這樣的狀態是很難有力氣維持到秋收的。

這樣青黃不接之際,才是最尷尬的時候。

崔維楨已經想出了應對之策:“我打算開放糧倉給百姓借糧,等到來日百姓秋收的時候再讓他們以新糧抵償。”

每府每縣都有糧倉存糧,這些都是必要的戰時儲備,輕易不會動用,不過這些糧食隔幾年就要替換一次,避免糧食變成陳糧無法使用。

這樣戰略意義的儲備糧在後世一直沿用,是屬於流傳了幾千年的曆史智慧。

不得不說,崔維楨的思想還是非常先進的,很少有人會想到用這種借貸糧食的法子——此前聽聞玉縣的縣令也曾開放糧倉給百姓借貸粟米,這應該是受到他的影響。

葉蓁蓁依稀記得王安石改革嚐試之一就有一個青苗法,在百姓青黃不接的時候允許百姓向官府借糧,這個法子非常好,隻是有些百姓借了糧食沒能力償還,最後還鬧出了人命,成為舊黨攻訐他的把柄之一。

崔維楨可不能重蹈覆轍。

聽了她的話,崔維楨若有所思:“這確實是個問題,我會向陛下請願減免今年的賦稅,秋收之後再以工代賑,百姓有餘糧有餘錢,租借的粟米就有能力償還了。”

以工代賑也是一項非常先進的法子,隻是……“衙門有銀子做工程?”

“我這些天下鄉走訪,發現各縣各村的水利灌溉做得非常差,百姓們經常為了爭搶水源而械鬥,有些地方窮山惡水,道路阻絕,出村要繞很遠的路……這些都是百姓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哪怕沒有銀子,也得擠出銀子來。”

說著,他的話音一頓,笑著看著她:“再說了,銀子這回事兒,蓁兒你不會最擅長麼。”

“好呀,居然打起我的主意了。”

葉蓁蓁假意嗔了他一眼,但是想到自己能幫助到他,心裏還是甜滋滋的:“你放心吧,到時候我可以幫你想辦法募捐到銀子,這方麵我可在行了。”

說道募捐,她想起了金穎萱與她提起的募捐會:“金家姑娘過幾天要舉辦一個募捐宴,要向州府的婦人女郎們募捐銀子用以支援百姓們,我已經答應要去參加了。”

於公,有人願意減輕官府的負擔,崔維楨還是挺滿意的;於私,他就有些不高興了:“金家人要利用你顯明。”

寧國夫人的招牌亮出來,明州府的夫人女郎們都會蜂擁而至,這樣的號召力是她們所不能達到的,最終募捐到的善款肯定也不菲。

作為主辦人的金家,特別是提出主意的金家女郎,得到的讚譽也是最多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