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有椒其馨(1 / 2)

經過萱娘和芸娘等人的精挑細選,最終選定了六名女郎,葉蓁蓁暗中考察了一番,對她們的選擇表示滿意和肯定。

她們挑人的眼光果然是不錯的。

新人加入後,永善堂愈發有生機和活力,葉蓁蓁親自考察了一番,愈發放心了。

安排好京城的各項事宜後,崔維楨帶著家人回了一趟景寧。

此次一別,將是經年,如無意外的話他們一家子這些年都不能返鄉祭祖了,所以他們臨行前回來景寧掃墓祭祖。

另外一個目的,就是給小棉襖上族譜。

小棉襖如今才三個月,連百日都不到,以崔大娘迷信的想法是暫且不用起名字上族譜,等到日後周歲起名字了,再寄信回來讓六叔在族譜上添上就是了。

但崔維楨儀式感滿滿,非要親自給女兒在族譜上寫名字,於是就這麼著,小棉襖有了一個寫在族譜中的名字:崔氏女馨寧。

“有椒其馨,胡考之寧。”

這是崔維楨和葉蓁蓁翻遍了古書典籍,最後在《周頌》中選取的名字,取自平安長壽之意,希望小棉襖日後能夠平安喜樂,長壽福澤,這是為人父母對女兒最殷切的期盼。

崔大娘也是飽讀詩書之人,自然明白這個名字背後的意思,雖然還是不同意過早取名,但木已成舟,隻好接受了這個安排。

至於葉蓁蓁……隻是有一點點迷信而已,對於提前取名這種事兒,倒沒有太多的抵觸。

回鄉祭祖又是一場交際,不過都是自家人,葉蓁蓁輩分雖然不大,但身份高,宗婦的身份讓她如魚得水,不必要去費力應承些什麼。

當然,趁著在景寧的機會,葉蓁蓁好生考察了永善堂在景寧的分堂,規模雖然比不上京城總部,但規模製度絲毫不差,這幾個月籌辦下來有聲有色,廣受好評,可見她們是用了心的。

主力幹將楚凝嫣就不必說了,至交好友不必多言,葉蓁蓁著重表揚了崔清嵐和李元慧這兩位小姑娘。

崔清嵐初生牛犢不怕虎,憑著一股韌勁硬是堅持了下來,雖在籌建工作的工程中偶爾會犯一些經驗不足或者不知疾苦的小錯誤,但這都是正常。這孩子善於思考,懂得總結,很快就成長成楚凝嫣的左膀右臂。

李元慧就更不必說了,本就是京城總堂的得力幹將,為了籌建分堂主動請纓來到景寧,景寧分堂的成功籌建,她功不可沒。

李元慧一如既往地沉靜內斂,不過此番曆練之後她的沉靜中多了穩重和從容,葉蓁蓁十分欣慰地拍了拍她的肩膀:“慧娘,你果然沒讓我失望,我代表永善堂對你表示感謝。”

“不必了,夫人,這是我應該做的。”李元慧有些緊張又羞澀地擺了擺手:“再說了,因為這次的機會,我學到了許多東西,應該是我感謝夫人才對。”

葉蓁蓁十分高興,她承辦永善堂的意義正在於此,不僅僅是扶助老弱婦孺、孤老貧困,更是給許許多多困在後宅的女子走出來發光發熱的機會。

雖然目前還有很多局限性,但她堅信這份事業前途光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