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安居樂業(1 / 2)

柳氏沒有久待,說完話就離開了,葉蓁蓁回屋裏睡了個回籠覺,一覺醒來已經是午後了,外邊有低低的交談聲傳來,掀開簾子一看,原來是崔維楨回來了,這會兒正與兒子窩在軟榻上看書呢。

“醒了?”

崔維楨抬頭看了她一眼,從茶壺裏倒了一杯溫開水遞過去:“喝口水潤潤嗓子。”

葉蓁蓁正覺得渴,一杯溫水下肚,整個人都舒暢起來,擱下茶碗,崔維楨旁邊坐下,問:“你們在看什麼書?”

湊過去一看,頓時被他手裏的書驚呆了:“《農書》?旺仔才五歲呢,哪裏看得懂這些書呀。”

“看得懂!看得懂!”

被小瞧的崔執端立馬站出來捍衛自己的尊嚴:“以前不懂,爹爹教了我之後,我就懂了。”

真是個小屁孩,你爹爹都不敢說懂呢,你才開始看就懂了?

葉蓁蓁失笑,揉揉他毛茸茸的小腦袋,道:“好好好,咱們的旺仔真聰明,隻有了解農書,才能體會百姓的艱辛不易,日後主政一方,才不至於當個糊塗官。”

“日後我要當個造福一方的好官。”崔執端大發宏願。

“好誌向。”崔維楨讚許道:“主政一方,不能隻圖錢財,為生民立命,讓百姓安居樂業,這才是受百姓愛戴的好官。”

崔執端乖巧地聽著爹娘的訓誡,一臉的若有所思,也不知他那小小的腦袋能想出什麼道理來。

不過也不急,潛移默化,這些為官為人的道理日後慢慢教就是,這孩子跟在他們身邊,總不至於長歪了去。

崔維楨收回在兒子身上的視線,與妻子一同聊天,聊的還是老話題——佃戶。

古代的農民生存不易,特別是前朝厲帝時期,徭役賦稅非常重,普通老百姓不僅要麵對各種自然災難對地裏糧食的侵害,還要負擔各種嚴苛的賦稅、徭役和攤派,如田稅、人頭稅、一個月甚至半年的徭役,還有衙門以各種理由征收的攤派……

這麼一層層剝削下來,普通老百姓壓根兒無法生存,在這種情況下,大量農民選擇把田地半賣半送給地主豪強或者世家,以上繳一半收入的形式成為對方的佃農,從而得到庇護,不再承受來自官府的各種賦稅、徭役和攤派。

前朝朝廷腐敗不堪,又失了民心,被大周的開國皇帝推翻統治,改天換日,但世家在這期間壯大的實力卻輕易動不得,自此成為朝廷的心腹大患,每一位皇帝都想方設法地削弱世家實力。

屬於世家的土地,沒有正當的理由是動彈不得的,所以崔維楨主張的“攤丁入畝”政策成了朝廷的及時雨,把收稅的標準從人頭換作田畝,世家廣袤的土地就成了朝廷的稅收來源。

其次,對佃戶清算。在律法上,佃戶也是需要繳納田稅和服徭役的,但他們因受世家的庇護免去了這兩項,極大了損害了朝廷的利益。

因為佃戶大部分是黑戶,人又被世家藏起來,一來朝廷無法對其征收,二來又怕強硬的手段引來佃戶嘩變,這一塊便成了朝廷的心病。

此前崔維楨在戶部核算全國土地和人丁,大部分佃戶是無法計入的。

對此,崔維楨在宣武帝的支持下已經做了不少工作,比如說前邊已經說過,部分已經歸順朝廷的世家已經主動向朝廷繳納賦稅,轄下的佃戶名單主動上交,如此一來,佃戶不僅需要給世家交稅,又要給朝廷交稅和服徭役,生活就愈發困難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