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朝會熱議(1 / 2)

文武百官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不僅恪王備受矚目,崔維楨亦是焦點,然而他麵不改色,穩如泰山,一時讓人看不出深淺。

就在這時,文散官隊列站出一人,手執玉笏對著高坐於禦座的宣武帝稽首:“陛下,臣有本奏。”

“可。”

竊竊私語聲不約而同地停了下來,所有人都朝那人看去,臉上神色各異,崔世宏心中更是咯噔了一聲,突然有了不好的預感——三叔隻是捐了個閑散官職的文散官,今日突然要來參加大朝會,雖然他借口是去湊熱鬧,但他總覺得不放心便跟著來了,現在一看,果然是有什麼陰謀。

他屏氣凝神仔細傾聽,就聽到三叔蒼老的聲音在寬大的殿宇內響起:“陛下,微臣承蒙聖恩,雖遠在鄉野,亦不敢忘懷,今聞陛下要赦免流民返鄉,微臣願意遵守陛下聖旨,擇日讓名下流民佃戶、奴役所屬攜銀返鄉,以報陛下皇恩。”

靜。

上百人的朝堂上落針可聞。

所有人都不可置信地望著殿宇中央那個已經背影佝僂的身影,有些人甚至還失禮地掏了掏自己的耳朵,懷疑自己聽錯,如若不然,為何崔氏的人願意動搖自己身為世家的根本?

沒有了奴役佃戶,即便良田萬畝,世家又該何以為繼?

他怕不是瘋了吧!

情緒最激動的當屬隊列中世家出身的官員,崔世宏氣得渾身都在發抖,萬萬沒想到三叔居然成了崔家的叛徒,竟敢用祖輩積累下來的財富和資本當作邀寵的工具!

真乃罪人也!

崔世宏咬牙切齒,但並沒有動作,垂眸斂目不發一言,果然,禦座上的聖人把視線落在他身上,沉聲詢問道:“崔愛卿,你有何想法?”

世家注重傳承,族中一切事物都要族長裁定,為了防止財富和血脈外流,田產都集中在嫡係手中,因為血緣偏遠而分出的支脈幾乎沒能從主家分到什麼財產,比如說葉蓁蓁的合夥人王祁, 他屬於王家支脈,隻能自力更生做生意,是絕對享受不到主家財富的恩澤的。

三叔公乃崔家嫡支,雖是長老,但還是屬於族長崔世宏的管轄,換而言之,田產沒有他的份,奴仆佃戶的去留他跟沒有權力決定。

有權力做決定的,隻有崔世宏。

隻是,崔世宏會答應嗎?

崔世宏從隊列出來,不疾不徐地說道:“啟稟陛下,我清he崔氏立族已經有上百年之久,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立德立行,在民間頗有口碑。收留流民乃有史以來的傳統與善舉。熙元三年,洪水泛濫,百姓死傷無數,數萬人流離失所,有民變之患,以崔、王、盧、李、鄭五姓為首的世家義無反顧地站出來接濟流民,收為佃戶,不僅解決了民變之患,亦活了無數百姓。

太宗因此讚譽,世家乃國之棟梁、立國之石也。上百年下來,當年的流民在各世家所轄地安居落戶,子生孫,孫又生子,早已落地生根,與原居百姓無異,何來返籍之說?陛下,若讓他們返籍,世家則元氣大傷,分崩離析也!當年五姓世族為大周開國立下汗馬功勞,如今遠居鄉野,不理朝政,還請陛下您能體諒則個,莫讓我等心寒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