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故友之誼(1 / 2)

“崔夫人,給你添麻煩了。”

張運拘謹又生疏地給葉蓁蓁行了禮,連稱呼都變了,葉蓁蓁聽得別扭,糾正道:“張兄不必見外,往日你與外子兄弟相稱,雖說經年未見,但同年之誼不改,盡管如以往那般稱我一聲弟妹便是。”

她的態度一如既往地親切平和,就連如今已經盛名在外的崔維楨崔侍郎,麵對他這位故友也未曾有過盛氣淩人或者嫌棄厭惡之色,讓一路忐忑的張運長長地鬆了口氣。

雖然彼此書信不斷,但並不頻繁,特別是得知崔維楨被擢為戶部侍郎後,他更是不敢寫書信了——就怕對方把他當作趨炎附勢、鑽營巴結之輩,連僅剩的那點情誼都被消磨掉。

這次搭上葉家的車隊也屬碰巧,他已經預設過無數遍與故人重逢的畫麵,萬萬沒想到,年少居高位的崔維楨,一點也沒有春風得意的猖狂和傲慢,一如往日的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他總算沒白交了一個朋友。

張運釋然一笑,臉上露出了點歡喜來:“說來慚愧,在下學問不精,今年才秋闈中舉,隻是明年的春闈怕是難以考中,不才在深思熟慮後,決定進京求學,恰巧弟妹家人進京,才借了一路東風。”

葉蓁蓁和崔維楨連道恭喜,崔維楨對於這位昔日好友十分上心,難得地細細詢問起來:“張兄打算去國子監還是雲山書院?我修書一封,可舉薦你入國子監,若是雲山書院,靠得是真才實學,非得入學考試不可。”

當然,這所謂的入學考試,和雲山書院的院訓一樣,都是葉蓁蓁蝴蝶出來的。

張運早有想法,當即說道:“我有意就讀雲山書院。”說完,他耿直地笑了笑,“維楨你一手創辦的書院,肯定不輸於國子監。”

崔維楨和葉蓁蓁都被逗笑了,這人還是一如既往地耿直樸實呢。

葉蓁蓁開口道:“雲山書院的入學考試並不簡單,回頭讓維楨把往次的試題謄寫下來,張兄你試著做一做,再稍作複習,屆時考試也能得心應手。”

崔維楨讚同地點頭,張運感激不已,連忙要施打禮,被崔維楨給攔住了:“你我之間不必客氣。對了,張兄可有落腳之處?如若不嫌棄,可在寒舍長住。”

約莫是當了爹的緣故,崔維楨愈發有煙火氣了,以往這等瑣屑細事他都不會放在心上的,更別說開口詢問。

張運難免有些受寵若驚,頗為不好意思地推卻了好友的盛情:“聽聞京中有賢德坊,乃陛下德政,專門為求學士子和小官吏所設,在下別無長物,又無家眷之憂,帶上一兩奴仆住進賢德坊,是最方便不過了。”

崔維楨再三邀約,張運都一一推辭,便知他心意已決,便不再強求,終於點頭道:“如此也好,徐子欽也住在賢德坊,你們故友相見,也可湊個熱鬧。”

張運一時沒忍住,臉上浮現出尷尬之色。

早在臨西縣之時,因為秦月茹從中挑撥的緣故,崔維楨和徐子欽的關係就有了裂痕,偏偏張運這個粗線頭毫無所覺,始終覺得他們三人還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因此在兩位好友進京後,始終與他們保持著聯絡。

實話實說,他與徐子欽的聯絡還要更多一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