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集市買賣(1 / 2)

抵達了縣城,葉蓁蓁逃似的下了牛車,饒是她作為見多識廣的現代人,麵對眾人的調侃打趣,也做不到泰然自若。

保守的古代人,奔放起來老司機也扛不住。

跑了一大段距離,葉蓁蓁左顧右盼,沒再見到熟人,才長長地鬆了口氣,她的養氣功夫顯然不到家,看看人家楨哥兒,一路上麵不改色,仿佛葷段子的主角不是他似的,真真是讓人服氣。

受方才葷段子的影響,葉蓁蓁一路上都不好意思和楨哥兒說話,依照原主的記憶去了縣城最大酒樓,進了門就在櫃台處問著,“掌櫃的,我有一些農家菜,你們收不收?”

掌櫃的正忙著呢,頭也不抬地揮手趕人,“去去去,我們酒樓有專門的供給渠道,每日的肉菜都是夠分量的,不零買。”

這種情況是早就預料的,葉蓁蓁也不氣餒,直接把菜籃子放上去,不死心地遊說道,“掌櫃的,你看看嘛,這是我在山上采的蘑菇,純天然無毒的,已經是曬幹的,可以保存上許久的。”

“咦,蘑菇?”

掌櫃的終於在算盤中抬起頭,伸手進籃子撥了幾下,“鄉下人會辨認蘑菇的倒是少見,確實是能食用的,品相也不錯的話,那便收下吧。”

籃子裏的蘑菇約莫有兩斤,除了尋常的香菇外,還有珍貴的鬆茸和鬆露,這兩樣占了大頭,掌櫃的稱量了一番,雙手飛快地打著算盤,最終報出收購價。

“香菇一斤,一百銅板,鬆茸和鬆露各半斤,一貫錢,一共一千零一百個銅板,您把錢收好了。”

古代銀礦珍貴,銀子並不常見,通常以銅錢為主要流通貨幣。一兩銀子等於一貫錢,一貫又有一千個銅板,形容富商腰纏萬貫,就是這麼來的。

一兩銀子相當於後世三百塊的購買力,一個銅板就是三毛錢,這個收購價已經算是低了,但大酒樓壓價實屬正常,這些都是在計算之內的。

葉蓁蓁把沉甸甸的銅板放進籃子裏,繼續道,“掌櫃的,這些竹筍和臘肉,你們不要嗎?”

“這就不需要了,但蘑菇收多少都是使得的,小娘子,你日後若是再采到蘑菇,無論濕的幹的,我都要了。”

這倒是個好消息。

葉蓁蓁道了謝便離開了,提著沉甸甸的銅錢,她一時間神采飛揚,早就忘掉來時的尷尬,興奮地說道,“楨哥兒,看吧,不用你打獵,我還是能掙到銀子的。”

崔家以前略有薄產,崔大娘生病後才大量地花費銀子,變賣了不少首飾後,才勉強撐到現在。崔維楨去過當鋪,倒是沒與人斤斤計較地買賣過東西,這會兒倒是長了一番見識。

剩下的竹筍和臘肉,其他酒樓都不收,葉蓁蓁隻好放棄走捷徑,為今之計隻能去集市擺攤了。

他們來時已經晚了,好位置都已經被搶光,找了大半天,才終於看到一個無人角落,才把東西都放下來。

集市上人來人往,河鮮家禽應有盡有,氣味嘈雜,環境也髒亂差得很,崔維楨一襲文人長衫,氣度清貴,直愣愣地站在這兒,著實突兀,像是誤入雞群的仙鶴似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