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十九、勝者為王敗為寇(1 / 3)

時光飛逝,轉眼已至八月二十,皇城內社稷壇東頭一擂台上響起一陣鑼聲,台下已擠滿了京城裏看熱鬧的觀眾。

由擂台上方走下一身著藍色官服之人,“現在比武大賽開始進行。”

台上又是一陣鑼聲,剛才之人接道:“第一場,遼東大俠萬俟敦對江夏英雄嚴武。”說完便轉身走回。

又是一陣鑼聲傳出,由遠方飛來二人,一人手持長劍,身著黑色長衫,麵目清朗,乃一中年男子,正是江夏嚴武。另一人手握丈二長槍,身穿花白長袍,頭戴灰色羊毛帽,腳穿黑靴,乃一彪形大漢,是萬俟敦。

二人相對而立,嚴武拱手道:“萬俟兄,請。”

“誰是你兄弟,看槍。”萬俟敦仗著自己高大的體格,似乎未把嚴武放在眼裏。也不跟他客氣,一個縱身前去,挺搶刺向嚴武。

嚴武微微一笑,快速拔劍擋開一槍。萬俟敦一槍刺空,身體隨劍向上移動。嚴武順勢刺出一劍,劍直直刺向萬俟敦右胸。萬俟敦側身將手向後一勾,長槍由前方斜刺回來,嚴武慌忙抽身讓開。萬俟敦將搶甩向後方由腰間轉過,左手快速緊抓長槍並刺向前麵的嚴武。

丈二的長槍,在萬俟敦手中,如同玩具般,揮灑自如。嚴武應付得顯然有些吃力,他急忙騰身躍過萬俟敦頭頂並迅速轉身刺向萬俟敦後背。

萬俟敦並非一般的下三濫,早就料到嚴武會用此招,轉身就是斜向上的猛擊一槍,嚴武閃躲不及,被打中腰間,忍住痛楚,一個翻身落入擂台上。

萬俟敦也不多給他喘息的機會,側身又是一槍。嚴武伏在擂台邊緣,不可後退,隻有翻身而起擋開一槍,並上前刺出一劍。

劍直刺向萬俟敦雙眼,萬俟敦側向一邊,不料嚴武劍上頓生幾朵劍花,並橫劈向右側的萬俟敦。萬俟敦方才躲開一劍,距劍並不遠,嚴武卻又來一招。

萬俟敦先是一怔,但劍已揮來,他感覺一股強烈的劍氣,時間不允許他多想。他整個身體快速下沉,並向後滑開丈餘。

嚴武一招落空,正待轉身,卻感一長槍正對著自己的後頸。然來是萬俟敦在後滑之時翻身而起已甩過長槍對準了嚴武。

嚴武知此戰是他敗了,“萬俟兄,在下輸了,多謝手下留情。”說著縱身下台沒入人群中。

台上方走下剛才身著藍色官服之人,道:“第一場,遼東大俠勝。下麵進行第二場,蓬萊劍客鄖正對陝西華山七星劍傳人吳傳成。”

擂台上又飛來二人,一人身穿白袍,手持長劍,麵目俊朗,滿麵春光,乃一少年,正是吳傳成。另一人身披灰色長衫,腰捆黑白相間的卷型腰帶,手握寬刀,與吳傳成相對而立,是蓬萊劍客鄖正。

台上的萬俟敦隨同藍色官服走下擂台,藍色官服走回自己的座位。他的右上方有二少年正在交談,他們是司徒不凡和朱安。

朱安道:“司徒兄,你認為萬俟敦槍術如何?”

司徒不凡微微一笑,“遼東槍術我今天第一次見識,招式平凡但變幻莫測,嚴武正是輸在太過輕視對手。”

“萬俟敦也並未將嚴武放在眼裏,卻為何也能勝得這般輕鬆呢?”

“我聞遼東習武之人從來都無視對手,若是戰敗,則躬身而退。若戰勝,則更傲然無視他人。可能萬俟敦是習慣如此了,況且他也卻有狂傲的資本。但嚴武乃我中原劍客,卻這般輕視對手,實在有些令人意外。”

“好,司徒兄,我們繼續觀看比賽。”

二人眼光又回到擂台,台上二人已互鬥一處了。

華山七星劍法在江湖上曾轟動一時,能與白家劍法相媲美,且吳傳成四處遊曆,將一身所學展示於全國上下各處,江湖中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蓬萊劍客鄖正似乎並不畏懼七星劍,揮動手中寬刀,將吳傳成舞出的道道劍光擋開,並縱刀砍向吳傳成。

刀光劍氣,人身鬼影,讓台上的觀眾看得眼花繚亂,不禁大聲叫好。

鄖正雙手握刀,直直劈向吳傳成,吳傳成舞出數朵劍花,擋開寬刀的攻勢,攻向鄖正。鄖正也非等閑之輩,其東洋刀法極其純熟,沉穩而有力,與吳傳成互鬥百餘招也不分高下。

司徒不凡靜觀二人,微微點頭,台下不時有觀眾大叫,“好,好。”

台上二人也不和對方客氣,紛紛發出狠招。吳傳成揮動手中長劍,劍光形成層次分明的圓形花朵,劍光在前,人在後,一齊衝向鄖正,猶如奔騰的江水般,源源不斷,氣勢逼人。鄖正閃向右側,劍光右如同有靈性辦向右追擊,他縱刀抵擋,發出鋼鐵碰撞之音,鄖正被震退數步。

“好招式,不知叫什麼?”

“七星劍法‘月湧大江流’。”

“好,看我‘泰山壓頂’。”鄖正縱身在空中轉了一圈,雙手高舉寬刀,在下落之時斜斜向下猛擊吳傳成。吳傳成提劍護身,被鋼刀壓得向後急退,險些退下了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