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子(1 / 2)

刀,有直刀、彎刀、長刀、短刀、輕刀、重刀、寬刀、窄刀之分。其大小不等,輕重不一,威力也不盡相同。小刀不弱於大刀,大刀也不強於小刀。如飛刀很小,卻能殺人於無形。

有一種刀,是直中帶彎的,而且很長很重很寬,當然,威力也巨大無比。那是一把“有心”之刀,“有心”,即它能識別主人,似乎天生就能與某人融為一體,聽他使喚。一般人若動它,它就會變重,可以重達上萬斤,直到你放開它,他才會停止“發怒”。有人稱之為“邪刀”,也有人稱其為“魔刀”,但大多數人稱之為“伏魔刀”或“神刀”。自然不會有人想與它為敵,更不會有人想與它的主人為敵。後來它又硬生生與“聖豐”二字連在一起,為“聖豐伏魔刀”。為何稱“聖豐伏魔刀”?因為創刀之人名聖豐,複姓司徒,世人送其稱號“神刀司徒聖豐”。

聖豐伏魔刀是在兩百年前由一對情侶所鑄,俠女配英雄,自然無人能及。英雄鑄刀,俠女寫譜。五年後,刀和刀譜同時誕生,威震整個武林。後不知何故,這對情侶各奔東西,後又各自成家立業。英雄創立了一個山莊,為司徒山莊。俠女嫁給了一姓白男子,他在江湖上極富盛名,地位不亞於司徒聖豐,而且俠女帶來了《伏魔刀譜》,他的武功由此得到精進。似乎是挑釁般,在距司徒山莊不遠之地,他創立了弘泉莊。

本來以為大戰難免,卻不想二山莊數百年來不僅相安無事,並互通往來,研討武學。是以,此二山莊在江湖上地位極高,一直受到世人的敬仰,也被公奉為武林鎮山之寶。百年傳送,隻要司徒山莊和弘泉莊在,武林就會安寧太平。因為在這兩百年裏,他們合力鏟除了數十起欲危害江湖的邪惡勢力。

唉,武功的傳遞總是一代不如一代。在二百年後,司徒山莊無力保護聖豐伏魔刀,而被魔教搶去,司徒山莊被毀,江湖羽翼慘失其一,預示著武林從此將動蕩不安,然而十年內卻安寧無事。有人預測,十年的苟且偷寧,換來的將是全所未有的劫難。

與此同時,第十代司徒山莊莊主司徒不凡,一個英姿勃發、豪氣幹雲的年輕人,立誌鏟除魔教,為父母報仇,奪回寶刀,重振家威。

時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卻不知就在應天府不遠的吳郡,蘊藏著一股驚人的力量。他們正準備著,先統治整個武林,然後在一舉攻向京城,奪取天下。

然而正不助邪,邪不勝正。雖然他們準備了二十餘年,但天不如願,因為他們殺錯了兩個人,而激起了一個年輕人的鬥誌,且他們錯失了十年的可貴時光,令所有知明人士都準備了十年,包括那個當時尚處童年的年輕人,他童稚的心靈被亂世江湖種種不堪的場麵深深的迫害。他要為父母報仇,為天下人除害,那個年輕人就是司徒不凡,他正在風雪中奔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