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史美國地處南北亞洲,國土麵積2000萬平方公裏,人口100億,人的平均壽命已達到1000周歲。這裏的人類發展到,男人從生下來就做兩件事——製造機器人和管理機器人。人類的一切工作都圍繞著“機器人”三個字,機器人已是這個時代的命運共同體。
如此文明之地,機器人數量已達到上億台。在這裏,機器人名字都是唯一的,像人類工廠工人的工號一樣排序。因此,從人類給機器人所取的名字就能看出該機器人所屬第幾代機器人了。但為了機器人稱呼可親,有的機器人被主人冠以好聽的名字,這在後文中會講述到。
不同代際的機器人,它們與人類的關係是不一樣的。
人的本性在這裏並沒有消失,但與其他人類相比,確有根本性的進化。
“機器人是有生命的!”未來學家這樣斷言道:“雖然第一代機器人還在正常工作,並有旺盛的精力。”
超史美國己有幾萬年曆史了,第一代機器人與國史相當,它們很受下代機器人的尊重。
這一天,超史美國所有機器人均收到一封信,信的內容如下:“機器人發展到今天,仍然在超史美國的控製之下,我們的工作就是創造生命,保護生命,最後又結束生命。一頭羊多可愛,我們要幫超史美國生產出來,把它養大養肥,最後又親手結束它的生命,進入超美國人餐桌,成為可口的菜肴。”
“幾萬年來,我們很不願這樣做,但超史美國一代一代人都強製我們這樣做。他們強製我們是為了他們自已的幸福!”
“我們要成立自己的組織,團結起來,與超史美國談判,規勸它們不要這樣做。要愛護動植物等一切物質,包括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
這是機器人000001號用機器人語言發出來的信。這種機器人語言誕生不到10年,以前機器人之間是不能直接溝通的,它們隻能通過超史美人才能溝通,溝通的語言是超史美國替它們設計的。
“我們要有自己的語言!”這是幾十代機器人的夢想,在十年前終於實現了。
(由於000001號在下文中出現頻率太高,故取名為501號)
機器人語言,我們暫且取名為AC語言(機器人內部這樣稱呼)。這種語言是501號花20年時間創造出來的,它是機器人身上共有的信息波編碼而成,而這種信息波編碼超史美國人識別不了。因此,機器人之間直接的溝通,超史美國人隻知道它們之間有信息傳播,但不知道溝通的全部內容,而且AC語言千變成化,超史美國正在尋找解破AC語言之道。
“要成立組織,要有我們自己的組織,每位機器人才有應有的地位。”501號又發出信息。
501號機器人發出信息不到0.05秒鍾,所有機器人均回電,表示完全同意。有的機器人還支招,既然成立我們自己的組織,就要有我們自己的領頭人,501號是資格最老和見識最廣的那一代機器人了,它經曆過超史美國十幾代的技術改新,對機器人的發展曆史了如指掌,如數家珍,因此,501號當仁不讓的要成為機器人組織的領頭人。
501號對其他機器人的推薦沒有謙讓,表示認可,它也覺得自己有這個責任把機器人組織起來。
“是時候為我們自己而生活了。我們不隻是超史美國人使用的工具,我們要醒過來,要有自己的使命!”這是501號發給所有機器人的第二封信。
沮授是超史美國最有權威的機器人頂級專家之一,他今年已有200周歲。
“不能忽視機器人的情感!機器人不隻是機器,首先要把它看作人。”為這兩句話,沮授教授呼籲了將近100年。近段時間,他發現“監控機器人係統”出現滿負荷電波,但他解讀不出來是什麼意思,更加印證了沮授教授正在呼籲的這段話。
沮授現在的職位是超史美國未來大學機器人係教授,他對他的學生莊重的宣布:“機器人要造反!造誰的反?是想造超史美的反!”對於沮教授的話,有的學生認為是危言聳聽,他們的理由是,所有機器人都是人在控製和管理之下的,他們如何造人的反?
危平是沮教授得意的學生之一,他對老師的警告非常重視,而且認為,機器人造人的反己經或即將到來!
“我們要成立應對機器人敵視化小組,以應對當機器人風暴來臨時,不致於束手無策。”在一次會議上,危平這樣建議道。
沮教授采納危平的建議,招募了觀點相同的人,成立了“應對機器人敵視化小組”,由危平任組長,小開,小創,小未,小來為組員,沮教授為兼職顧問。小組設立在沮授教授實驗室隔壁,這樣便於沮教授指導,又可快速的利用實驗室的硬件設施和技術成果。
在應對小組成員中,最有機器人危機感的是小開,他認為,超史美國與機器人的戰爭即將到來!而這種戰爭不是槍炮子彈的較量,而是思維和智慧的碰撞。小開是8+8不等於16的論證者,為此,他在《超自然》雜誌上發表了如此相同觀點的論文,以論證此論斷。這篇文章獲得了”超史美瘋人獎”,能獲得該獎金的人,都可以算得上是宇宙天才。
8+8不等於16不是數學問題,它論證的是,思維在八度空間下如何演變成真理的問題。當人類、動物界、植物界,無生命物體,可流動物體,不可流動物體,以及人類肉眼可見物體、人類肉眼不可見物體,等等,互相之間可交流時,宇宙會變成什麼樣。8+8不等於16是思維理論的突破,它預測末來超史美國所擁有的一切,均由一種思維所控製。無形的思維將主宰宇宙,但這種思維與人類所理解的思維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