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家裏的錢夠不夠,你說我問雙山借,他會不會答應借我?”大山問道。

劉氏費了半天嘴皮子結果大山給她來了這麼一句,她真的氣得肝疼,這日子真是沒法過了。

“我要回娘家!”

“也是,小蘭子要成親了,你是得避避。”

家裏有人成親,孕婦是要避開免得被衝煞到,一般都是成親當天避在屋裏不出來見人,等禮成便好了,也有講究的會避去娘家,可是一般娘家人這天也會回來吃酒席,還不如隻避在自家屋裏。大山聽她要去娘家,以為她覺悟這麼高,主動不給人添亂。

“你放心,雙山子三山子夫婦明天就要回來了,小蘭也跟著一塊兒回家,家裏的事有他們在就好,你去娘家多住幾天。”

住什麼住,她要是多住幾天,家裏就要被搬空了!

劉氏無奈,憤憤收回自己的話。

“不住了,三弟妹頭一次上門,我這當大嫂的不在不好,還有許多事要交待呢。”

怎麼主意變得這麼快,大蘭一但決定是從不變主意的,大山暗想,嘴上也帶著嫌棄應了一聲。

“行行行,隨你吧。唉~”

他還歎氣?劉氏氣得瞪眼,可惜大山一心在想借錢的事全然沒有發現,她氣了也是白氣。

三山是去年春季成的親,成親的時候年紀也算大,但是在他的圈子裏卻常見。

他在軍中供職,成親的對象是他同袍的妹妹,軍漢成親都遲,跟他同樣職位的有的都要奔三了還娶不上媳婦。

三山十五歲那年,朝廷征兵,這已經是這十年間朝廷第二次征兵。

頭一次征兵,汪家的孩子隻有大山到了年紀,沒有輪到他家。第二次,朝廷下調了征兵標準,大山和雙山入選。

第一次征兵時官府還準百姓用錢抵了名額,第二次征兵卻不許了,可見邊關形勢之嚴峻。

征兵令一下,邊關消息又不好,三兄弟心裏都愁又都搶著要去。大蘭在這事上插不上一點嘴,隻能由著他們自己決定。

當時大山已經成親,劉氏剛懷上孩子,不管劉氏生男生女,他都是有後的人了,不像雙山三山。戰場凶險,要是他回不來了,他也相信三山和雙山會善待他的孩子。但雙山卻不願意大山去,大山有家室要照顧,而他還沒有拖累,由他去正好。

“還是我去吧。”在兩人爭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三山站出來說,麵上笑得一派輕鬆,“大哥有家室,二哥有差事,我還一事無成,不如去戰場上搏一搏,說不定還能撈點軍功。”

大山和雙山當然不同意,三山本來就沒到年紀不必服兵役,哪裏能讓他這個年紀最小的去替他們擋災。三山知道一家人多固執,便找了小蘭幫忙說和。

如果三兄弟一定得去一個,三山自認為他是最合適的。他讀過幾年書,也跟著交好的同窗去外麵遊曆過,應對過一些凶險。這事他沒敢跟家裏說,免得他們擔心,可是到了爭取當兵名額的時候,他不得不提一嘴。

大山和雙山也知道他的身手是三兄弟中最好的,他還很懂得跟天南地北的人混熟。在人前他和雙山給人的感覺一開始都是偏沉默,相處久了,雙山的沉默就成了成熟穩重靠得住,三山卻悄無聲息地跟旁人勾腰搭背當兄弟,明明他的話還是不怎麼多,在一群人中也不是最出色的,別人卻喜歡跟他玩。

汪家不管什麼人去當兵,都會有一個優待,陸少封認得軍營中的人會找人關照。這也是大山和雙山最終同意三山去搏一搏的最大原因。

離開前,一家人在家裏聊了許多,回屋睡下後,三山又跟雙山深聊了一次。

兩人在鎮上讀過幾年書,眼界也比以往開闊,像雙山這樣無權無勢怎麼也得在陸少封身邊呆上好些年才有可能謀一個書吏之類的差事,再一點點往上爬,一般當上縣令就算是到頭了,那也是四五十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