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1 / 1)

昨天跟朋友跟朋友走在路上探討人生,我引用了一些佛教的經典故事來去回答他,當時還比較皮的·說了一句:“佛經我隻看大乘佛法《楞嚴經》。”說著說著忽然有個哥們蹦起來了,弱弱的問了一句:“師兄,你怎麼理解佛教的因果業報。”說實話,那哥們看著年紀比我大,一句“師兄”,屬實把我震得不輕,我愣了一下,以為他把我當成了宗教人士,於是就說:“啊,這我不修仙的。。。”想了一下覺得自己失態了,接著說:“管好自己,不讓自己少犯錯,要居中不偏。”不說還好,說了這句我當時感覺自己在給人家灌雞湯,感覺有點尷尬,不過這時他說:“我比較喜歡佛教,奈何自己凡夫俗子,見不到聖跡,無法徹底說服自己相信因果業報。”聽完以後我覺的這哥們路走窄了。佛教宣傳的就是自己做的事情要自己承擔,沒有人會替你承擔,沒有人,躲不過的。這是很符合自然的規律。這時他又說:“積德行善,維護正法。”朋友說了一句:“不可以身相,法相,見如來,你執念太深見不到。”仔細想了一下,這哥們估計是對現在的生活不太滿意,內心比較向善,所以才會喜歡佛法。我就說:“因果,就跟兩個棋藝差不多的人一樣,為了爭強好勝去下棋,如果下棋落子的第一步都充滿了未知,但是自己主動下棋,自己種的因,就要承受落子最後一步的後果,我不信什麼落子無悔,因為事情已經發生了你後悔有什麼用呢,所以為了麵子就說‘落子無悔’,你既然下棋不想輸,那就不下就行,不下就不會輸,下棋有輸有贏,但是倆人都不想輸都想去贏對方,但哪有這麼好的事,都是為了欲望。所以控製自己,不要讓自己去胡思亂想就好了,清心則寡欲。”聽完這句話對方留在了原地思考,我就趁著他思考的時間拉著朋友溜走了,畢竟東西都是自己修出來的,悟出來的,不是看兩本書,聽幾句話就懂了的。隻能自知以修身,不去給人家添麻煩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