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或者說是唯一也可以。我個人認為世間萬物都是這樣。
以下用“我”來代替所有的個體,隻是舉例說明,並沒有別的意思,這樣應該會更通俗易懂!
假如我正準備做一件事情,我要盡量的去想到,在我做了這件事情之後,會發生一些什麼。或者說,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或者後果。
你要想到,如果造成一些後果,你能否接受這樣的後果,以及是否能解決或者不在乎其所帶來的弊端。因為後果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壞事,最多,可能在某些人看來會是幸災樂禍。幸災樂禍在我看來,可以歸於他不在乎。
如果這件事之後是結果,那麼事情可能會比較複雜。這時,你就要問自己,那樣的結果你滿意嗎?
如果滿意,那麼是否又是真的滿意,還是糊弄自己呢?
如果不滿意,那麼是否有更好的方式方法去完成這件事,使其結果更好,或者達到自己心中,對這件事的結果所定義的完美。
成年人要為自己所做所為負全責。沒有人會為你的後果買單,隻有人會為此幸災樂禍。
如果有人認同你的結果,那麼你們的關係一定不差。
2
如今是互聯網的天下,和大多數人一樣,我也會在網絡上購物。
當我瀏覽商品時,我會想,買了鞋子之後,這雙鞋能穿多久。如果快季節更替了,我又會想,買了這雙單鞋之後穿不了多久,天氣涼了又要換鞋,而單鞋一直放著,放到幾個月後,我可能不一定會穿,這樣就會比較浪費。
這時,我多半可能就不會去買這雙鞋。哪怕腳上穿的很破,我也會將就著過完這段時間再說。(當然,可能一些現代年輕人(同齡人)並不會這樣想,在我看來,他們都追求及時行樂。如果我說錯了,那麼抱歉了,不好意思,這隻是我個人的想法)。
在我看來,我要在合適的時候買下一雙鞋,然後在合適的時候--扔掉它。是的,扔掉它。
可能有點誇張,不就是一雙鞋嘛!但就是這樣,我們要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得到大家可能或者可以接受的結果,得到自己的認可。
考慮事情要考慮全麵,而不是隻想一麵。不能不顧後果的去做,在我看來,那樣和犯人無異,是失敗者的無知,或者可能夾雜些無奈。
王者榮耀裏諸葛亮有句台詞“人生如棋,一步三算”。
不是要吃著碗裏的,看著鍋裏的。而是,碗裏的吃完之後,還要不要再繼續吃鍋裏的,而鍋裏剩下的夠不夠別人吃。
3
全麵了解是麵麵俱到的前提,而每一麵都要謹慎的思考其再去做。
如何全麵了解,在我看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甚至一生。
我們每時每刻無不在接觸新的事物。哪怕是同一件或者一樣的物品,隨著時間的推移,它也會發生一些變化。這些變化可能肉眼察覺不到,但是在我看來,隻要時間這個神奇的東西存在,那麼時間所籠罩的一切物品都會慢慢產生一些變化。
我們永遠不可能全麵了解,所以永遠不可能麵麵俱到。
但如果隻是在一類事或者一段時間,一定範圍內做到,那完全是有可能的。
當了解了這一類事怎麼做,大概什麼時間去做,以及所涉及的其他事(範圍)之後。這時隻要你願意,就可以麵麵俱到。
這樣做的好處很多,不僅節約時間,而且可以在同樣的時間做比別人多的事。可以讓我們更遊刃有餘。如果情況允許,還可稍作休息,甚至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可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