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
上古時代,天地本為一片混沌,有盤古生於其中。盤古開天辟地,輕而清者上升為天,重而濁者下沉為地,遂天地初成。盤古為阻止天地重合,於是便頭頂著天腳踏著地,就這樣過了千萬年,天地雖已成型,但盤古卻因力竭而死。
相傳,盤古死後,其“精”“氣”“神”分別化為“伏羲”“女媧”“神農”三位大神,遂其並稱“三皇”。
伏羲以神樹吸收神界清氣所結的果實為軀體,注入自己強大的精力,創造出神,由於神樹果實來源稀少,因此神的數量極少,但靈力強大。神不耐大地濁氣,因此高居於天,形成“神界”,伏羲稱帝,自封“天帝”,其威嚴不可侵犯;女媧以土、水混合,附以自身血液和靈力,用楊柳枝條點化,依自己模樣塑造出人,居於地麵,人富有智慧,領悟力極強,由於造出人類,後又因天柱傾塌而煉石補天,因此女媧被稱為大地之母,也被稱為“地皇”;神農以大地土石草木為體,灌注自身氣力創造出獸族,獸族生靈雖並未開啟心智,但數量、種類頗多,與人類同居於地麵,故造出獸族的神農與女媧、伏羲並稱為“三皇”中的“人皇”。
獸族中偶有修煉者激發自身神農之力可修煉成妖,當眾多妖獸聚集在一起時便被稱為“妖界”,妖界並無特定或是一個,而是有許多零散分布並無一定規律;人族經過修煉可激發出女媧之力修煉五靈法術,待至修煉到大成便可脫去肉體凡胎白日飛升成“仙”。另外,另有天地靈氣所化之靈體,分別為“金”、“木”、“水”、“火”、“土”五靈,後又有“風”、“雷”二靈所化之靈體,分別為金靈——金堅;木靈——沐湘;水靈——若水;火靈——火炎;土靈——土禦;風靈——風盈以及雷靈——雷嘯。七靈化形即為仙身歸位伏羲所屬;另有鬼界作為人族、妖族等的起點和歸途,萬物由這裏出發,死後回歸這裏,如此循環往複。
不久,獸類之中出現了一位具有極高智慧的首領——蚩尤。蚩尤率獸族向人族開戰,企圖獨占大地。人族不敵,幸得神族施以援手方才打退獸族,蚩尤心知不敵神族,於是拚盡餘力打開異界通途,將殘餘部將送達異界,異界內魔氣充盈,蚩尤殘將逐漸修煉成魔,自此“魔界”形成。六界被一個強大封印——神魔之井隔開,其中人、神、魔、鬼各自界,仙界與妖界則是由各個洞天福地組成,氣清為仙,氣濁則為妖。
六界相互製衡,千萬年相安無事,然除神界外最強種族之魔族,始終為神界之心腹大患。於是一場新的戰爭悄然拉開序幕。不久,神魔大戰最終爆發。
這場大戰中,神魔兩界勢均力敵,損失慘重,最終以神魔兩界元氣大傷為結局。之後,神界與魔界分分避世,從此消失在曆史之中……
……萬事萬物,僅為天地循環之一二,時間的流逝漸漸走過,也讓這場曠世奇戰逐漸被人們淡忘,已然淹沒於曆史的洪流之中……
萬年後·魔界·九黎族
與人界完全不同的景象,炙熱幹旱,水源稀缺,草木也因為缺少水源的緣故十分幹涸。天空中,就算是白天也透著絲絲黑暗。到處都透著一絲絲淡紫色的霧氣。黑暗、血腥這就是魔界的代言詞。城鎮中,石砌的城牆高高聳立,青石磚所鋪路麵上,一片片廢墟之上掩蓋著原本整齊排列的房屋,每個人臉上或陰鬱或沉悶甚至帶著一絲絲的恨意。大街上士兵來往,步伐整齊麵露嚴肅,戒備非常。空氣中還散發著濃濃的血腥味久久不散……可以確定,這裏剛剛經曆過一場大戰,而且戰況異常慘烈!
此時象征著最高權利與最重要的權力中心是王宮中,滿朝百官肅立朝堂,無一聲喧嘩,人人臉上凝重。這時,遠處有一個穿著黑色王服身影緩緩走進朝堂,百官無不恭敬行禮道:“臣等參見陛下。”隨著百官朝拜聲,黑衣人已走到了王座中落座。
“都起來吧。”王座中的黑衣人平聲道,百官肅立,抬頭看向王座中的人。然而,落座王座中的竟然是個大約十來歲的孩童!
隻見那孩童稚嫩的臉龐中竟透著一個成人般的穩重,沉聲說道:“近百年來,我魔界九黎族未行不義之舉,然神界偷襲魔界在先,傷我九黎百姓在後,先王於駕崩之時親手將九黎交付給孤,若此仇不報,孤今生妄為魔族!”
然而此時,眾人並未發現一個小小的身影趴在離王座不遠的牆後,看著坐在王座的身影擔憂地獨自言語道:“哥哥……是神族幹的,對不對?父王母後才……哥哥放心,我不會讓哥哥一個人獨自麵對……今生今世我一定會成為你最大的助力,讓你再無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