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鮮卑雖然年年來犯,但是都是零散的和小規模地入犯,搶完就走了。不過,此次鮮卑卻來勢洶洶,是繼熹平六年(177年)之後,又一次大規模的進攻。以九原這樣的縣城自然是抵擋不住鮮卑大軍。從來都沒有打過仗的林蒙,自然也不敢想象怎麼去抵擋。
就在這個時候,趙老爺害怕了,他趁夜卷起一切可以卷起的東西帶著自家人和一百護衛逃跑了,並且美其名曰:去搬救兵!讓林蒙先頂著。
林蒙傻眼了,沒想到這個時候一切重擔都落到了他的身上,不過他倒也沒想過要逃跑,畢竟這是他人生中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戰爭,即便是輸,也不能輸得如此不光彩。
這一天,九原城牆上仍然保持著萬分的警惕之心,九原城中人心惶惶的,但是總算是沒有出現什麼騷亂,這也全靠了有林蒙在這裏。前些時候,當漢軍潰敗的消息傳來的時候,九原一陣混亂,然後一小支鮮卑人也趁機殺過來了,九原城馬上落下吊橋,關閉城門。在人們的萬分緊張中,一支百來人的鮮卑人跑到城下,趾高氣揚地大聲唧唧歪歪了一陣,林蒙都沒聽懂他們在說些什麼,隨後翻譯過來,林蒙才知道原來他們在大聲炫耀鮮卑人的威猛,要林蒙他們盡早打開城門投降,否則鮮卑大軍一來,破城之日,便是滅城之時。
林蒙當時就笑了,丫的,你鮮卑大軍來了我倒還要擔心一陣,不過這會兒隻來了這麼幾個人,就想要我開城門,幹你,你這不是誠心找抽麼?
當時任熊等人也忍不住了,請令道:“縣尉大人,咱們出去殺他們一個片甲不留吧!”
這與林蒙的想法正相同,於是林蒙帶著由他訓練了三年的三百餘人出城迎戰,留下那些嚇破膽的九原守軍守城。他這個時候倒是挺感謝趙老爺的,這趙老爺還算是有些良心,居然隻帶走了一百人,還留下三百人給自己,太夠義氣了。
這是他的第一場戰爭,又何嚐不是那三百人訓練之後的第一場大戰。林蒙對於這趙老爺“送”給自己的三百家兵也算有些感情了,與他們相處了三年,每個人都熟悉得能叫出名字來了,而且這些人也都是他一手帶出來的,雖然這些人都比他的年紀“大”,不過在那些人眼中,林蒙可看起來比他們大多了。也的確,林蒙加上上輩子將近三十年的生命,他一共活了四十多年,此刻正處於人生青壯時期,既有人生經驗,又能保持老到和冷靜。
對於兵法的了解,林蒙尚且隻是停留在理論狀態,未曾實踐過,甚至連紙上談兵的資格都沒有,不過他懂得一些老土的方法,而且他來自現代,對於古代的所謂“麵子”很是不屑,因此也不會做出一些因為要“麵子”而當退不退的蠢事來,也不可能因為逞威風而冒進。林蒙想起很多兵法內容,前世的和今世的一起都用上來了,卻都不知用那一條更好。最後,他知道還是實力最重要,這個時候漢軍的實力超過北方胡人,否則也不會出現漢軍多次打到胡庭去這樣的事情了,隻是到這個時候,漢朝廷已經腐化了,所以軍隊對胡人的抵抗不利,這才在多次大戰中落敗。林蒙訓練的這支軍隊集合著古代和現代的一些優勢,他相信經過三年的練兵,這三百人定然是十分厲害的,城外這一百來胡兵還不夠看的,於是他心中早已有出兵之想法了。
林蒙的三百人裏,隻有一百人有馬,也就是說隻有一百騎兵,這已經是九原的極限了,在數量上並不輸於對方,可是在素質上卻差了一大截。所以林蒙不願意過早與鮮卑人短兵相接,而是利用自己人弓箭多的優勢,先射了一陣,射下他們二三十騎,然後以林蒙為首,尾隨著任熊等十八個悍將,帶領著一百騎兵,呈一個錐形刺透鮮卑騎士,將這一小股鮮卑人盡數消滅了。
這一次衝鋒,大半人其實還是林蒙和任熊等十八人殺的,殺得最多的自然是林蒙這個主將,其次自然是任熊。林蒙這一方損失得很少,隻有兩三人因為落馬被踩死了,不過負傷的很多,這一點還是要感謝林蒙的一句話:“盡量消滅對方有生力量,寧可斷其一指也不要傷其十指;盡量保存自己,寧可缺胳膊少腿,也不要掉了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