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是一個苦命的的孩子。他的童年可以用悲慘來形容。
楊洪出生在一個遠離都市的小村子裏,他的父親是一名赤腳醫生,家裏,很窮。這個村子裏的光棍特別多,主要是這裏實在太窮了,山溝裏,沒有經濟來源,人們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很不容易才能上一回集市,買一點鹽,布之內的必須用用品。試問,在這樣原始的條件下,有哪個姑娘願意嫁到這裏來?
楊洪的父親是個赤腳醫生,盡管也是一貧如洗,但是比起村裏的其他人,要好上不少了。四年前,一位漂亮的女孩子,也就是楊洪的母親,被人販子拐賣到了這個村子裏來。楊洪的父親那時候也到了娶妻的年齡,村子裏來了個女孩子,他當然不會放過。於是,他就想盡一切辦法,湊足了錢,將楊洪的母親買了回來。
一年以後,也就有了楊洪。
楊洪的母親據說還是個大學生,不過,大學生竟然都被拐賣到了這樣的小山村裏來了,這其間是不是有什麼隱情?那就不得而知了。
楊洪的母親是在被逼的情況下迫於無奈才嫁給楊洪父親的。在這個小村子裏,她每時每刻都在想著如何逃出去,但是這裏是大山,交通不方便,通訊不發達,一個人不熟悉這裏,走出去,迷路是肯定的,再說,她手裏連一分錢都沒有。要想逃出升天,難!
不過,在三年後,楊洪母親的家人終於找到了這個小山村。來了很多的人,他們將楊洪父親的手腳全部打斷了,最後,要不是楊洪的母親看在小楊洪的麵子上,楊洪父親的這條小命怕是沒了。
楊洪的母親走了,而父親又是一個半死之人,躺在床上是一動也不能動。這個家,所有的活計,都擔在了三歲的小楊洪的肩上。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話說得在理。
楊洪盡管很小,但是卻非常董事,家裏的事情,隻要是在他的能力範圍以內,他就都會竭盡全力地去完成。他的願望隻有一個,那就是讓父親早點好起來。
村裏的人也很同情小楊洪,隻要有了好吃的,都會給他留上一小口。村裏的人,是很團結的。
就這樣,楊洪靠著村裏人的幫助,勉勉強強維持著生計。說是維持生計,也不過是將命吊著而已,他父子二人,離死,也隻有一步之遙了。
每當楊洪的父親看著楊洪那瘦小的身影在破舊的小屋裏穿梭的時候,他就是一陣心痛,要是能讓他再選擇一次的話,他絕對不會花大錢,娶一個來路不明的女人。這樣,不僅害了楊洪的母親,害了這個家,害了自己,更害了楊洪。
不知不覺,兩年過去了。
楊洪剛剛將米淘到鍋裏,就聽見父親在叫他,他來到父親的床邊,奶聲奶氣的道:“爸爸,你是不是餓了?不怕,飯,馬上就好了。你再等一下。”
父親眼裏含著淚水,顫聲道:“洪洪,王大嬸給的米隻夠吃一個星期,今天過後,就沒有米了吧。”楊洪小聲道:“不是的,爸爸,那米還夠三天。”
父親沒有說話,隻是靜靜的看著他。
楊洪被看得有點發虛,低下頭,小聲道:“是這樣的,爸爸,我每天隻吃一頓,我想將米省下給爸爸吃。要是爸爸能早點站起來的話,我們家的日子就會好了。”
父親再也忍不住眼中的淚水,哭泣道:“洪洪,是爸爸對不起你。是爸爸該死。”
楊洪抱著父親,哭道:“爸爸,不是的,是我對不起爸爸,是我沒有用。爸爸你教我識文斷字,教我給人治病,但是我都還是學不會,要是學會了,我就能給爸爸治病。那樣,爸爸就會好起來了。嗚嗚。”
看著楊洪哭泣的而無助的樣子,父親餓心都碎了,蒼天呀,一切都是我做的孽,請不要再讓孩子受苦了。
一個五歲的孩子,就知道安慰他人,將責任攬到自己的身上,任誰看了,都會痛心。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裏,楊洪將後山上的柴背回來以後,就一病不起。
這個家已經是搖搖欲墜了,哪裏還經得起如此折騰?
不過,好在楊洪的父親是一名赤腳醫生,將楊洪的病暫時壓製了下來。當然,這些都是靠楊洪自己完成的,父親隻是告訴他如何采藥,如何用藥。盡管如此,但是楊洪的身體還是一天天的瘦了下去。而此時,父親也是沒有絲毫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