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1 / 2)

崇禎二十三年十月初六,大明北海艦隊一萬名官軍、三千名輜重營青壯,搭乘由四十艘各型戰艦組成的混編艦隊,自登州港出發,駛出渤海海域後以縱隊陣型浩浩蕩蕩進入黃海,艦隊將在穿過濟州海峽後直驅日本九州島。

經過一個多月隨船出海操練,朱慈烺以及一千名護軍大體上適應了海上的顛簸,加上現在黃海海域已過風暴期,海麵浪濤不大,所以他們這群旱鴨子並沒有太多暈船症狀發生。

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張文耀召集北海艦隊的主要將領會商數次,最終拿出兩套作戰方案供太子及兵部隨員選擇,謹遵父親“切勿幹涉主將指揮”教誨的朱慈烺,直接將相關權利當眾賦予了出征的主將李定國,消息傳揚開來,頓時迎得了北海艦隊全體官軍的衷心愛戴和歡迎。

自古以來,幾乎所有帝王將相都對軍權視作不可旁落之物,尤其是親身參與到戰陣之中的貴人們,更是將其看作是獲取政治資本的最佳手段,而以大明太子如此高貴的身份,竟然將指揮全軍的大權毫無保留交給手下將領,這種對軍隊無條件信任的事例實為極其罕見之舉。

在確定了作戰方案後,張文耀不管是當眾還是私下,數次找到主將李定國,以最嚴厲的語氣一再囑咐他,無論如何都要確保太子毫發無損的平安歸來,若有何差池,你李定國直接自殺就行。

在得知太子要隨軍出征的消息之後,張文耀的心就懸了起來。

能親眼目睹太子真容,這當然是榮幸之至的好事,畢竟就算他和劉國能都獲封爵位,但是連皇帝的麵也沒能見得上,這回終於有機會與大明儲君相處一段時日,將來可是有無限的好處。

可是張文耀深知,戰陣之上隨時都會有意外發生,更何況這種跨海遠征,萬一老天爺不給麵子,海上突然來一場大風暴,到時候不管你是太子還是凡人,能不能渡劫就全憑運氣了。

可是事已至此,誰都無法改變太子隨軍出征這一事實了,除了焚香禱告,祈求各路神仙保佑太子平安歸來,其他啥招都沒得。

張文耀之所以再三嚴厲要求李定國確保太子人生安全,其實更像是在尋求一個讓自己覺得心裏踏實一些的理由。

大明官軍戰無不勝的觀念已經深入全軍,全軍上下都渴望能夠有出戰的機會,因為這意味著升遷和獎賞。

對付一個彈丸島國,並且據說其軍隊還在大量使用刀槍弓箭等冷兵器的落後國度,就算最底層的士卒也是信心滿滿,太子上不上陣都無所謂,沒有任何力量能夠對其構成威脅。

可這海上的氣候就不知道咋回事了。

“聖上的心可是真大呀!

唉!”

已經看不見艦隊最後一艘戰船的身影,站在碼頭上送別的張文耀依舊是心神不屬的望向遠方。

張伯爵知道,太子要是出了意外,包括他在內的北海艦隊主將們將會一個也跑不了,輕則丟官去爵,重則抄家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