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3 / 3)

但他私底下卻有些發愁,吃完了飯就跟家裏人:“路不好走啊,這出一趟山就要花七八個時,回來又要花七八個時,不然咱們村兒離省城這麼近,要是能有路運出去,鮮貨比幹貨值錢多了。”

“這麼多年都過來了,可不就是這樣麼?”苗玉鳳坐在萌萌的搖籃邊上,來回地搖晃著蒲葉扇子,時不時驅走一隻蚊子,回答得漫不經心。

馮益民半響不話,隻皺著眉頭在心裏想,桃源村三麵都是海,隻有一麵是山,偏偏就是這座山阻礙了去路,山裏隻有一條多年踩出來的山路,又窄又不好走,出去一趟就能脫掉一層皮。

現在改革開放了,他作為村長,也想帶領村裏的人發家致富。而且有了閨女之後,他覺得自己身上的責任更重了。

馮益民看著萌萌的大眼睛,這麼美麗的一雙眼,難道要一輩子困在這個漁村,看不到外麵的世界嗎?

一想到這裏,馮益民就渾身都是力氣,下定決心:“要想富,先修路。看看萌萌,咱們這一輩人不要緊,不能讓輩也沒有出路,就算再苦再難,我也要把路修出來。”

一直坐在旁邊不話的馮老頭終於沉不住氣了,他做了一輩子村長,也曾經想過修路,但現實哪裏那麼容易?不由得提醒:“益民,修路不是就能成,咱們村後麵的龍嶺,幾十座大山呢,光靠村裏的人成不了。”

“唉……”馮益民忍不住歎了一聲,看著閨女機靈的眼神,他好像在安慰自己:“萌萌,你爸爸能修好路嗎?”

回答他的,是萌萌“哢哢哢哢”的歡笑聲。

今是趕海的日子,桃源村的人都出動了,就連三四歲的娃娃都提著竹簍跑了出來,漁民都是靠吃飯,漁民家的孩子也從就學會幫忙。

苗玉鳳給萌萌加了件衣裳,給她戴了頂草帽,就把她放在一輛木車裏,推著她走出了家門。在她的身後,跟著老馮家的女人和孩子們,蘇婉也趁著上課前的空檔去趕海。大家都包著頭巾,戴著草帽,全身上下包裹得嚴嚴實實。

從老馮家走到村口,一路上都是女人和孩子,男人們比她們起得更早,大半夜就去出海了,到現在還沒有回來。

走到海邊,剛蒙蒙亮,但已經到處都是人影,背簍竹筐藤籃鏟子樹枝啥的,凡是能用得上的東西,他們都帶來了,這裏一群,那裏一堆,都埋著頭在沙灘上尋找呢。

剛退了『潮』,苗玉鳳眼睛尖,一眼就瞄到了一個好位置,趕忙催著大家:“快,到那塊礁石邊上去。”

大娃二娃他們跑得快,提著竹簍就呼啦啦跑上去了,把這塊地兒占下來,讓跟在後麵的村民後悔地拍著大腿來晚了。不用大人們催促,幾個男娃就開始找地方下鏟子。

苗玉鳳推著木車隨後趕到,她把木車停在礁石的後邊,這裏吹不到風,又在車棚子上蓋了一件舊衣服,也不管萌萌能不能聽得懂,就直接叮囑:“萌萌,你在這裏乖乖等著,『奶』『奶』一會兒就回來。”

苗玉鳳從車子後解下背簍,提上鏟子就去趕海了。她經驗老到,很快就在礁石的邊緣發現了一片海蠣子,這可是好東西呀,曬成幹貨能賣不少錢呢。那還等什麼,苗玉鳳高忻跟什麼似的,趕緊下手去挖,還招呼身後的兒媳『婦:“老大家的,趕緊挖,別等一下漲『潮』了就沒了。”

海蠣子的殼很硬,娃娃們是挖不動的,他們把礁石上擱淺的海魚撿了,又忙活著挖沙子找洞。剛剛退『潮』的海灘還很濕軟,一鏟子下去,有時候下麵就有一窩一窩的螃蟹蟶子蛤蠣啥的,要是能挖到帶子螺,那就更好了。

再遠一點的海麵上,一群年輕的媳『婦』劃著木船,潛到礁石群裏去收簍子和撈海菜,這裏麵就有馮老二的媳『婦』趙春花,她身形壯碩力氣大,向來是收簍子的好手。本來陳紅梅也得去的,但她家六娃不是才周歲麼,這會兒被她媽背在背上才能放心,所以陳紅梅哪兒也去不了,隻能呆在沙灘上挖沙子。

萌萌的木車是她爺爺做的,一個木框編上樹藤,前後安上兩個支架,下麵四個木輪子,萌萌躺在裏麵,既安全又舒服,但頂上被衣服蓋住了,她隻能看到眼前的一絲絲空。

她睜著黑葡萄似的大眼睛,滴流滴流地看了一會兒,很快就覺得無聊了,她又哼唧了兩聲,沒人搭理她,她就把胖手劃呀劃,終於伸到了嘴邊,嘴巴一張含住了,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手,過了一會兒,又把另一隻手也給吃上了。她像隻倉鼠似的,兩隻手橫在頸間,一不心就勾到了脖子上的項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