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城,洛朝數一數二的大城市。其地理位置可謂是得天獨厚。
九州大陸,共分五域。西州,北境,南荒,東島各領一方,簇擁著占地最廣的中州。
中州之地亦可稱為中原,如今已呈現大一統的趨勢。統治者正是太古城所屬之洛朝。
由洛國皇室,段氏一族建立,距今已延續正統百年之久。而唯一阻礙洛國一統中原的,也就隻有靠近北境,苟延殘喘的燕國一脈。
或許,沒有十年前的那一場血雨腥風,洛國可能早就已經完成了統一中原的偉業。
此事尚且不提,說回太古城。
太古城並不是洛國的首都,首都上京位置偏北,是為了可以方便皇帝實時關注北方戰事,特意選址。
而太古城居於中原之地的正中,地勢平坦,非常適合農業發展。正所謂天高皇帝遠,太古城完全沒有遵照洛國皇室指定的以軍立國的政策,而是更加偏向於農業和商業的發展。
再加上其位置優勢,沒有外敵的侵擾,不需要太過於注重城防建設,因此在其他方麵的發展越發的迅速,儼然已經成為了洛國最大的商業之都。
此時正值戌時,天地昏黃,天色將暗未暗,火紅的晚霞也早已褪去。隻不過若站在高處望去,還是可以看到些許紅暈渲染著天邊。
那是太古城內的各處商家,提前支起了照明的紅燈籠。
數以萬計的燈籠,猶如滿天繁星,四散在城內的各個角落,似是要將整個太古城再次帶入白晝一般。
隻不過,今天的天氣似乎並不好。狂風呼嘯,即便是太古城高大的城牆,似乎也抵擋不住這邪風灌入城內。
那些高懸的燈籠,被大風吹得東倒西歪,遠處看起來,倒像是不斷搖曳的妖火一般。
終於,天色完全暗淡下來,最後一絲光亮也全部消失。
看著城內街道上的行人急匆匆的步伐,似乎天色暗的比平時要早上一些。
此時城外駐守的守城將士已經開始回收置於城外的拒馬樁。
平時太古城隻開放東西兩處城門。兩扇碩大的城門已經虛掩了起來,似乎隻待士兵收拾完畢,便要緊閉城門。
“噠噠噠,噠噠。”
“噠噠,噠噠噠。”
東門不遠處的樹林中傳來兩道急促的馬蹄聲。
正忙著收拾的士兵,立刻停下來,警惕地看向聲音的方向。
雖然今日因天氣緣故,關閉城門早了一些。但平日這個時候,早就已經沒有出入城門的人了。
馬蹄聲越來越近,緊接著,兩道禦馬疾馳的身影便從樹林中躍出,走到了官道之上。
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兩匹高頭大馬。
這兩匹馬齊頭並進,速度駭人。強健有力的四蹄,以極高的頻率擺動,遠看就像在低空飛行一般。
這種體型的馬很少出現在中原地帶,其產地一般都是在北境和西州。而且這種馬大多脾性剛烈,很難馴服。
所以一般駕馭這種馬的人,都是一些有功夫在身的練家子。西州之地,沒有國家,而是大大小小的江湖勢力各統一方。因此,這種馬在西州比在戰事頻發的北境還要受歡迎,凡是有點實力的江湖客都喜歡配上這麼一匹烈馬。
守城的士兵越發警惕起來,這馬就像是一個簡單的身份銘牌一樣,讓人不敢忽視它們的主人。
靠近外圍的士兵,都是仰起頭,定睛向馬背上看去。顯然,雖然有些警惕,但是他們對於這禦馬之人更感興趣。
這一看,反倒讓人更加驚訝。
馬背上的兩人,竟然不是一般人認為的那樣,渾身腱子肉,終日在刀尖上舔血的江湖客,而是兩名偏偏少年。
其中一人看起來年紀還很小,大概十四五歲的樣子。身傳一件淡青色的夾袍,腰間還別著一個體積不大的葫蘆,似乎是盛放液體用的。
這名少年長相普通,並不出彩,但卻是氣質出眾,眉宇間透露著強烈的自信,英武不凡。
再看那少年身後的另一人,卻是讓在場的眾人都是呆住了。
近了才發現,這身後一人,並不能算是少年了,應是已經二十歲左右的青年。
此人相貌堪稱一絕。
身穿一件白色的長衫,上麵有黑墨渲染一般的雲紋裝飾。左肩處,還披著半截式的短款披風,一頭烏黑如風的長發和披風一起,在身後上下翻飛。
再往臉上看去,完美的臉型,棱角分明卻又不突兀,似還有一絲圓潤之意。五官也是俊美,挺翹的鼻梁,白皙的皮膚襯著淡紅色的嘴唇。
最讓人入迷的是那一雙眼睛。眼睛不大不小,眼神深邃卻靈動。像是深潭幽幽,又像璀璨的星辰。兩種完全不同的感覺皆係於一人身上。
但是,讓士兵發呆的原因,卻不是這年輕人的相貌。畢竟在場的都是些糙老爺們,就算你是天仙下凡,也比不過城內有名的青樓名妓。
讓他們驚住的還是這名青年散發出的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