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解體【渠道駁回】(1 / 2)

9月6日,蘇聯國務委員會通過決議,承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個加盟共和國獨立。

11月16日,俄羅斯領導人葉利欽宣布了10項總統令,接管了包括貴重金屬生產部門在內的一係列屬於中央財政金融部門的權力,剝奪了聯盟的重要財源,並停止向中央約80個部提供資金。稍後,葉利欽又宣布由俄羅斯中央銀行接管蘇聯國家銀行和對外經濟銀行,掌握了聯盟的貨幣大權。

12月,西方國家開始把原來對共和國與中央一視同仁的"雙軌政策"逐步過渡到支持各共和國獨立的"一邊倒"政策。

12月8日,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舒什克維奇三個創始加盟共和國領導人在別洛韋日森林舉行了《關於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協議》(別洛韋日協議)等解散蘇聯文件的簽字儀式,宣布組成"獨立國家聯合體" 。

12月21日,除波羅的海三國和格魯吉亞外的蘇聯11個加盟共和國簽署《阿拉木圖宣言》和《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議定書》。

12月25日19時40分,戈爾巴喬夫宣布辭去蘇聯總統職務。

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至此,蘇聯解體,俄羅斯聯邦成為完全獨立的國家。在1993年12月12日,經過全民投票通過了俄羅斯獨立後的第一部憲法,規定國家名稱為"俄羅斯聯邦"。

1991年12月1日,烏克蘭共和國就脫離聯盟和選舉總統問題舉行全民公決,美國在投票前放風說,如果烏克蘭投票的結果表明要獨立於聯盟,則美國會盡快地予以承認。美國這一立場變化對烏克蘭的投票起了很大作用。結果99.85%的選民讚成獨立。

原烏克蘭最高蘇維埃主席克拉夫丘克當選為首任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在就職講話中明確表示,烏克蘭將不參加戈爾巴喬夫倡議的主權國家聯盟。

烏克蘭在曆史上一直就是俄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俄羅斯帝國文明的起源也與其分不開。另外,烏克蘭還是在1922年建立蘇聯的創始國之一。

在東歐劇變的浪潮下,烏克蘭國內也爆發了大規模的獨立運動,烏克蘭民眾要求獨立的情緒高漲。在蘇聯解體前夕,烏克蘭舉行獨立公投以絕對性的結果宣布從蘇聯獨立。

烏克蘭的獨立是蘇聯解體過程中的重要一環,象征著蘇聯徹底瓦解。無可否認,二戰時期曾餓死了上千萬烏克蘭人及蘇聯政 府對烏克蘭人民的壓迫和歧視等的因素推動了烏克蘭人民最後選擇獨立仍然有著強烈的抗俄情緒。

1991年8月23日,人民代議員大會之後,蘇聯政 府陸續同意了亞美尼亞,格魯吉亞、烏克蘭甚至白俄羅斯的獨立,戈爾巴喬夫希望建立經濟聯合體,經過和葉利欽聯係溝通,製定了經濟聯合體的新協議,可葉利欽已經暗地獨自製定好白拉維拉協議,即後來的獨聯體協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