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就算這樣,血色箭羽箭身的輕快箭飛行的方向似乎也已經指明了一個衝在相對靠前的對手。
之前的日子裏,楊天及手下二十多名戰士最首要的訓練方向就是散兵戰中的“集群射術”了。如果自己放箭,至少已經分好組的三組一共二十一名弓手都要跟著射。
而且也有門道:中組七名箭手跟著自己射,左組自左向右,右組自右向左。一組之內,也有大致的方位分工。
這樣在排射的時候,能夠以二十一支箭在估算秒速距離上四十米左右的距離上射向同一個目標左右各一人距離上的不同方位,形成交叉扇麵一樣的覆蓋。這樣就是麵臨一個非常機靈的人也根本無法躲過覆蓋。
一個月的協同射術訓練,加上嬰氏戰士們特有的認真,彌補了智慧上的不足,已經變得漸漸嫻熟起來。
就這樣,楊天如同冒頓單於一樣以特有的箭支指示目標,其他的人以熟悉過的方式展開交叉排射覆蓋。
四十米距離的小規模散兵戰投射中,不論是那些強敵投出來的投石索,還是己方射出的箭支單對單,甚至單對群都是很容易躲避的。
可是這樣嫻熟的有規則排射,則是接近過來的強敵根本沒有想到過的。大概持續半分鍾左右的邊射邊退之中。楊天的組織之下先後展開了五輪排射。
雖然被直接攻擊的對手有不少以盾牌擋住了箭支,可不在“集火”範圍內的敵群卻有零星小腿中箭。
這樣楊天等人發射的一百零五支箭不算被盾牌擋住與失的的,一共射中了四名對手,反過來接連不斷飛過來的上百塊投石則無一命中。
楊天等人使用的弓箭不過三四鬥而已,戚繼光或宋朝禁軍主力三分之一的標準。北宋鄉兵都不如,還是石簇。然而:即便是這樣的箭,命中赤著膀子的人暴露部位也幾乎能起到開口見血的作用。
就在這後退與前進之中,雙方之間的距離也縮小到了二十米左右的距離,似乎麵對接連不斷飛來的石塊已經開始讓人有不小的壓力了。
雖然也幾乎能在散兵戰中躲開,單已經不那樣輕鬆。如果在這個時候不做好集中近戰準備,就要進行一次冒險了:賭對方沒有自己跑的快。
楊天最終還是做出了決斷:既然嬰族戰士士氣可用,對自己也很信服,那還是能夠執行一些看起來複雜的戰術的。
此時楊天裝模作樣的把三根輕小血色箭支以短弓連在一起射了出去。三支並非玄幻世界的血箭在這種情況下不過數步就落了地。。
然而,這卻像最後一道指令一樣命令眾人展開“倒七三排射”。另一套分組原則之下的七個小組三由一人以紅羽箭選擇目標,另外兩人瞄準目標左右方向射箭。
就這樣,二十一支箭眨眼間飛向逼近過來的七名強敵。就在逼近過來的強敵還在躲避箭支的時候,楊天下達了分散撤退的命令。把木盾背在身後的二十多名戰士向著嬰族營壘的位置上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