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青澀初戰(1 / 2)

盡管一個半月的準備和訓練讓楊天有信心帶領這十二名還算普世的戰士取勝,不過當麵臨第一次戰鬥的時候心中仍然有緊張及未知的情緒油然而生。隻不過這種緊張也僅僅持續了片刻的時間,楊天知道自己此時此刻不能表現出如同尋常凡俗之人的怯懦。因此也在這時候提好了弓箭,全身穿著塗了簡單用於防火泥巴的木甲,腰胯流星杆錘,很自然的以左手持弓做壓陣。

此時的楊天當然明白,不論從哪個角度講,一個小隊的指揮者甚至是重要頭領,其實並不適合在第一線衝鋒陷陣,更適合做為後陣來壓陣。如果不能了解整個隊伍的動態,那將是想當危險的。隻有有絕對需求的時候才輪的上自己親自上陣肉搏。

當十三人的隊伍分成兩排走出營壘的時候,楊天所能夠察覺到的身邊人那似乎稍稍有些緊張的情緒也放鬆下來了。

在楊天看來,同校園或街頭衝突,又或者最原始氏族的衝突相比:當擁有哪怕最簡陋的鎧甲與專門的盾牌護身也是巨大優勢。當有了哪怕並不合適的兵種分工和相互配合的時候,就意味著武裝和戰鬥的層次似乎在無形中升華了。

風氏族等人展開的隊形要更寬一些,更靈活一些。很自然的好像準備在野地打群架的人一樣並沒有嚴整的隊形。有的端起了短弓、也有的旋轉起了帶著簡單尾巴的投石從距離。當楊天所在的隊伍剛剛走出來的時候,就從三十多米外的地方展開了壓製性投射。十名青壯與少年八張短弓、兩件彈弓,幾乎每秒左右都能射來兩支以上的箭矢。

雖然這是一個武備乃至勇氣都很衰敗的島上部落,不過在日常狩獵的過程中,用輕小箭支射準的鍛煉還是有的。接連不斷的無尾箭支略略傾斜著命中盾牌乃至不少人身上木甲似乎沒有帶來太大的威脅。不過那投石的威力明顯就要大多了,當投石命中前麵戰士的木盾的時候,往往能把木盾砸的猛然向後拍在身上,盾牌似乎也明顯有被砸凹的痕跡。

一時之間,剛剛走出營壘的楊天及所率領的十三人明顯落入了有被四麵圍攻危險的下風。這時候楊天才意識到了自己犯了一個想當然的錯誤:古代密集軍陣或多兵種協同下的方陣,至少也要有數十上百人才行。

如果人數少到雙方各不過十幾人的群架級別,這就根本無法組成完備靠譜的最簡單陣型。這個規模的正規軍戰,實際上本就應該相當於散兵戰,按照群架升級版本的方式分散開來各自為戰搞投射,有肉搏需要才相互分成兩組聚集起來才是合理的。

好在之前的演練中,楊天並不是沒有設想過麵對眾多敵人圍攻時的情況,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還算明智的讓隊伍在對方投射的時候稍稍分散成散陣能夠自由的躲避襲來的箭彈。

此種情況下為了帶來讓對方避無可避的威脅。風三所在氏族的十餘名青壯與少年似乎徹底的放下心來。贏得上風的風氏男丁們如同一群擅長群架的老手欺負新人一般自信的笑著逼近到了十米左右的距離上,投出了威力似乎不同尋常的甩石。很快就有一塊飛石命中了命中了盾牌的上端,猛烈的衝擊如同一記重拳一樣推著盾牌的上端猛烈的撞到了後麵嬰氏少年戰士的頭上。盾牌的上端也跟著斷裂開來。

在這個距離上射的更為準確的箭支也有不少精確的繞過了盾牌,射中了前麵孩子小腿部位的護板。如果不是島上的氏族因為很少練習帶尾石的甩石技術,水平也就是那麼回事,楊天相信此時的自己所率領的隊伍一定會因為教條主義而陷入巨大的被動之中。。。

危及之中,楊天終於想到此時手下隻有十二名堪戰戰士的自己不是一名將軍,而是一名什長,是要親自戰鬥的。因此也就在這時候鼓起勇氣在盾牌的掩護下拉滿了估摸三鬥左右長弓的弓弦把二百克左右的大箭射了出去。

因為箭支的沉重,加上不過剛剛練習了一個多月簡陋長弓的楊天開弓的力量也差的遠,射這麼重的箭導致箭飛出的速度跟普通人手投物體的速度也差不了多少,很輕易的就被一名使用甩石的風氏青年笑著閃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