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相家(2 / 2)

說起來現在雖然肉類也算是普及了,可是本著少花錢要節約的原則,並不是頓頓都有肉,很多家庭基本都是逢年過節的時候才買點豬肉吃,什麼雞鴨魚肉就想都不要想了,魚嘛得自己找個地方釣,雞鴨過年都不一定有,除非是誰家自己養的雞死掉了,那才有的一飽口福。再說最近幾年養雞養豬的人家越來越少了,想吃一次更是難上加難。所以一聽說有肉吃有好飯好菜吃,娃娃們知道了自己家裏大人要去的時候哭著鬧著一定要去,大人們本來是怕添亂,可是也抵不住孩子們就這麼一直哭鬧啊,所以來的幾家基本家家都帶了個小娃娃。

席澤華家村子叫席家窪,離鎮子上有一段距離,但是比郭家莊要近一點,席家窪基本也是以席姓為主,這也是一個工業村,雖然沒有郭家莊那麼有名,可是發展的也還不錯,村子裏基本家家戶戶都蓋了新房子,偶爾也有幾座破舊的老房子,這也是沒辦法的,畢竟北京上海這些城市也不全是高樓大廈,村子裏並不是誰家都有能力蓋得起新房子的。

席澤華家在席家窪中間靠後,一條直通中間大路的水泥巷子,席家的房子是八十年代後期建的。那時候的房子基本都是一樣,北邊一溜五間,正中間是大門,兩個邊間要比中間三件長上一米多,多出來的那一米多側邊開個門,有的人家是左右兩個邊間分成了裏間(裏屋),有的家裏有孩子要結婚的就把左邊或者右邊的兩間分了出來給孩子當婚房用。

再說席澤華家,他家就是東邊兩間分了出來做了婚房用,不過在界牆上靠南邊還是開了個門,算是進出堂屋都比較方便一點,院子裏大概有個14×6,東西都蓋了房子,東邊是廚房,西邊則是放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的,洗澡間儲藏室廁所都在西邊,全都棚了頂,院子南邊有點留下的土地,栽了兩三棵月季,到了春天估計還會栽些絲瓜葫蘆什麼的,院子南牆外麵也是有個半米寬的土嶺,上麵也是到夏天準備種菜的。

房子其實沒什麼好看的,房子不老也不新,不過比郭絮家的土坯房子好多了,這個時間農村也不時興裝修啊什麼的,就是用塗料把房子挨個刷了一遍,看上去就亮堂了很多。

再說郭絮家的親戚進了屋略微打量了一下房子也就不再關注了,起碼有房子,主要是大人咋樣。席家在堂屋準備了兩桌酒菜,一桌上七八個人,正好坐滿,小孩子就躲在父母的懷裏,席家上桌的隻有席援朝和席澤華,女人一般不上桌的,所以王桂仙跟席澤萍就在旁邊幫襯著送菜什麼的,沒事了就到裏間裏坐著。

自己家裏做菜沒那麼多講究,一盤炒雞蛋,一盤豆角肉絲,一盤青椒肉片,一盤芹菜肉絲,一盤紅燒魚,一盤燉雞,一盤涼拌粉絲,還有一盤涼拌豬皮凍,平時沒有誰家會去做這種小炒,一般都是有什麼菜就一鍋燉了,美其名曰老鍋菜,配上麵條或者米飯,當然了,平時吃飯都不講究了,更不會做什麼湯了,那代表著麻煩,再說沒人懂也沒人在乎。

菜是一盤一盤的來的,娃娃們吵鬧著要吃這個吃那個,大人手忙腳亂的喂著自己孩子。男人們喝著白酒,女人們是葡萄酒,小孩子就是飲料了,屋子裏炒作一團。

席援朝和郭家來的男人們推杯換盞吃喝的熱鬧,席澤華更是高興,看郭絮家親戚們興高采烈的表現想來沒什麼大問題了,那麼事情基本上就可以敲定了。席澤華在席上是有問必答,從幾歲上學,到在哪裏上初中高中,再到上大學咋樣,怎麼找到的工作,工資咋樣,在外麵有沒有過女朋友,總之,席澤華經曆了一場讓他冒汗的審問曆程,而這個過程他爹顯然是幫不上忙的,而且席援朝也沒有要幫忙的意思。

酒足飯飽之後郭家的親戚們離開了,給席家留下的就是一片狼藉,夠王桂仙和席澤萍忙的了。

席家。

席援朝看著兒子,兒子轉眼都要成家了,也是個大人了,總覺得時間過得太快了,想當年他才那麼一丁點大,轉眼也要娶媳婦了。

“你相中她我們不管,你自己看中就行。”這是席家家主送給兒子的唯一的話。

郭家。

親戚們回家當然是要議論一番了,但是總體結論來說,席家還不錯,房子有了,閨女嫁過去不用自己背債蓋房子,總而言之一句話,那孩子人不錯,家裏也可以,閨女過去了不會吃苦。

這麼著,這事就算定下來了,就看席家什麼準備什麼時候接訂了。

郭絮對此基本沒有任何看法,爹娘覺得高興就好;席澤華則是非常滿意,娶個聽話漂亮的老婆就可以了,學曆要那麼高有啥用,不當吃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