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董卓死 長安亂四(1 / 2)

李儒和張繡趕了兩個多時辰的路,終於看到了連旭大軍。看到連旭的行軍部隊,張繡感慨道:某一直以為飛熊乃世之強軍,今日見衛將軍之軍馬,方知和為天下精銳。

李儒笑道:這隻是普通軍隊,後麵還有將軍衛隊,和為從路麵的飛虎軍,那才是真正的金銳。這時一隊騎兵向他們奔了過來。到他們跟前停下,為首一人道:汝等何人,何故在此窺探大軍,難道是敵軍奸細?

李儒對來人一禮道:不知將軍何人?可否為某傳話於衛將軍,就說故人來訪,可願意見。為首之人回了一禮道:衛將軍手下虎嘯軍團將李維,先生與我主相熟?李儒點點頭。李維道:先生稍待,我這便去通報。說罷留下人看守李儒張繡,自己打馬二回。

張繡問李儒道:團將是何職務?李儒道:這是衛將軍部隊獨有稱號,與校尉相同,可統帥人馬又少於校尉。大概統領一千五百人吧。衛將軍的軍隊劃分很細致,帶以後歸附衛將軍你便知道了。

過了兩刻鍾的時間,李維回來了。他對李儒一抱拳道:我主請二位道馬前答話。二位請吧。李儒也沒廢話騎馬跟著李維就走,張繡也緊隨其後跟著。走了一刻鍾到了連旭馬前。

連旭一看原來是李儒,詫異道:汝不是被家奴所殺嗎?怎會出現在此?李儒道:些許計量怎會瞞過衛將軍?連旭立刻就明白了,笑道:看來汝早有謀劃啊!說吧,找某何事?

李儒道:將軍可是真要入長安?連旭神秘一笑道:汝說呢?李儒思索一會道:我猜將軍不會入長安。連旭問:汝何以見得我不會入長安?李儒道:有兩點對衛將軍不利,故衛將軍不會攻入長安。

連旭道:哪兩點?李儒道:一是天子對衛將軍而言無用,有先皇聖旨,將軍可隨意征討四方,天子和滿朝大員反倒是累贅。二是若將軍正攻入長安,恐怕後方回出現危險。袁紹等人不會錯過著個躲去並州的機會。

連旭一笑道:還有一點你沒說,那便是,董卓舊部要攻打長安了吧!某這一動兵,必有不少人效仿。我兵臨函穀關時,會牽製洛陽一半兵力,等我攻破函穀關,李榷郭巳已經得了長安了吧?

李儒道:衛將軍果然深謀遠慮,連長安會發生什麼都猜到了。連旭道:少拍馬屁,有沒有興趣到某手下做事?李儒道:除了將軍這裏,天下還有儒容身之所嗎?連旭哈哈一笑道:好,得你李文優比得了整個司吏都換算,這趟某總算沒白跑。

連旭看到李儒身後跟隨一人,便問道:文優身後何人?李儒道:這乃弘農太守張濟之侄張繡,聽到衛將軍領兵入弘農,特來獻城,望將軍收留。

連旭看了看張繡問道:汝可識得童淵槍師?張繡道:乃我授業恩師。衛將軍認識家師?連旭道:當然,他老人家也教過我半年,現在五原郡任太守。有時間去看看他吧。

張秀一聽大喜道:原來老師也在朔州,有暇某定當探望。連旭點點頭道:你與某也算有同門之義,某就給你一個機會。你速回去,帶你叔父持我軍令去攻河西。就言捉拿逆賊王允家屬,把張楊趕到河內去。記住不要殺了他,免得落人口實。

張秀高興壞了,他明白連旭這是讓他去立功,回來後好封賞。他剛要打馬回去,連旭有叫住了他。連旭又道:董卓之兵軍紀渙散,汝去河西,不可擾民。我之軍隊軍法嚴苛,你要好好遵守。你帶上大量糧草,順便安撫百姓。要是有士家豪族阻擋,那就不用客氣了,最好把他們也趕到河內去。

張秀一愣,然後答道:秀曉得了,這就去辦。張繡走後連旭看著李儒道:下一步是函穀關,說說誰會成為守將?李儒道:朝廷可用將領,無非就是呂布、黃埔嵩、徐榮三人。呂布要坐鎮長安,黃埔嵩要征討牛輔,隻有徐榮來受函穀關了。

連旭道:徐榮是個帥才,文優可有辦法收降他?李儒瑤瑤頭道:恐怕還得一戰,逼得他走投無路,方才才有可能收降。連旭沉默一陣道:那便打服他,徐榮之才我甚喜之,若不為我所用實在可惜。說罷連旭帶著手下部將向弘農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