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鑫集團一方麵在香港注冊投資公司,另一方麵在木材行業大賺特賺,最先開始經營的木材,是欣欣在緬甸探礦的時候開始訂購的,她也是看緬甸的木材行業對建築行業有利可圖,所以和緬甸簽訂了合同。
隨著時間的推移,吳風的生意眼光越發犀利,他看出緬甸這麼大的賣方市場,必須搶占先機,與緬甸政府達成木材總經銷商協議,先立於不敗之地。
欣欣很快和緬甸政府達成了協議,成為進口木材的總經銷商,國內,鼎鑫集團利用各種渠道,大量宣傳緬甸木材的價格和利用價值;國外,宣傳由經銷商經營的好處和捷徑,以及聯係各關係戶對外經銷木材。
以後,緬甸凡是對中國進口的木材,必須通過鼎鑫集團經手,生意人講究是的過手三分利,不管將來木材漲幅到多少,鼎鑫是吃完買家吃賣家,兩頭拿手續費,首先站穩了腳跟。
這樣一想,吳風就決定了在木材行業上做大動作,他在欣欣的授意下,首先大量囤積名貴木材,大葉紫檀、小葉紫檀、花梨木、香枝木、黃花梨木等,欣欣告訴他:“將來,這些木頭將會翻幾倍,一本萬利的買賣,咱們為什麼不做?”
吳風深信欣欣的話,多少次的經曆,已經證實了小董事長欣欣的話絕對錯不了,他一方麵擴展木材加工業,在家具的加工方麵著手,做出新穎的特色各種家具,另一方麵提高價格,做批發商,一些珍貴木材存放起來,一般木材大量批發出去,獲取中間商的最大利益。
在木材家具經營上講究是的新、奇、美,欣欣抽時間畫了一些未來家具款式,對大家解釋說,這是她對未來家居的預測創意,大家齊聲叫好,看她的眼光越發熱切起來。
欣欣繼續埋頭苦幹,畫了一堆草圖,手脖子發酸,眼睛發花,如果今後總這樣,還不墨跡死,想個合適的人把這件事情推出去才是。
她猛然想起一個人來,就是香港來的公瑾,這個年輕人在繪畫上很有天賦,當初他來鼎鑫以後,自願留了下來,欣欣安排他去了古董繪畫研究部門,這段時間,他在古畫中獲得了很多靈感,既然這裏需要他那樣的人才,何不善加利用,這也有助於提高公瑾的繪畫水平。
想到這裏,她馬上派人把公瑾叫來,公瑾正沉浸在古畫的研究中,聽說欣欣叫他,二話沒說,放下手裏的古畫就來了。
欣欣先叫他看了她繪畫的家具草圖,引導他舉一反三,叫他對古畫研究中得到的收獲,畫一張看看,過了一會,公瑾果真畫出來了,比例適當、古樸典雅、造型別致、有些地方設計的很是精巧,還借鑒了古代書畫的特點,在一些造型設計方便,有他獨到的見解,大家一看,其中果真有一些古畫中的神韻。
大家互相傳遞,公瑾所畫不次於欣欣所設計的,各有千秋,欣欣所畫的是,未來款式的家具,公瑾所畫的是古代家具,也稱之為仿古家具,這種家具在未來的銷售和使用也很受推崇,特別是北京四合院裏使用的,都是配套仿古家具。一些典雅大方的場所,也是使用仿古家具的所在。
吳風得知這個消息,在鼎鑫集團大樓後麵,成立了一個家具廠,專門製造仿古和未來家具兩種款式的高檔家具。
任命公瑾為家具廠的總設計師,招收五個有一定繪畫技術水平上的人做學徒,招收大量的家具製作工人,任命一個叫武自清的退伍轉業兵擔當家具廠廠長,正式開始籌建。
在家具廠籌建過程中,招收仿古家居製作師傅,招收到一個人工匠,名字叫魯韞,人們稱呼他為巧手魯班,他對家具的製作有獨到的經驗,仿古家具,需要卡槽在裏麵暗處,外觀叫人有一種渾然一體的感覺,這就是仿古家具的精髓所在。
魯韞家傳的手藝,從小他就學習技藝,他不但對各種木質材料感興趣,還有一種恒心,有時間他就認真琢磨、推敲木工,二十歲他就獨挑大梁,受到業內木匠師傅的好評。
一般的木工都善於製作現代家居,對仿古家具都是一知半解,既然要做就做最好的,這是魯韞的座右銘,就是有這樣的想法,並且幾十年的苦工,手藝活越做越好,被人稱為巧手魯班。
近些年,由於客戶都對新式家具感興趣,魯韞空有一套好手藝,沒有用武之地,家庭生活困難,老伴對他說:“你就別鑽牛角尖了,現在誰還需要你的手藝,既然你會木匠活,做什麼不是做,隻要能掙來錢,手藝丟就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