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琢玉(1 / 2)

欣欣回家以後,進到空間裏,盤膝坐下,想著她和陳成的情況,心裏很難平靜不下來,為了靜心,拿了塊玉石開始琢玉,慢慢的心情總算平複下來。

她想起,這幾年,在琢玉上的時間越來越少,兩套專業課程加上鑒定知識,還有修煉占用了大量的時間。

現在畢業了,也該在琢玉上有個交代,畢竟這個技能是從小就學會的,別人都說她雕刻的好,她還不知道自己的雕刻水平達到了什麼程度,就想在大範圍內衡量下,老高師傅告訴她:“半年以後有個國家級雕刻大賽,希望你去參加,我想你一定能奪冠。”欣欣很想去參加,檢驗一下她的水平如何?她總感覺奪冠希望不大。

算一下雕刻大賽,還有半年時間,欣欣晚上就去空間聯係,白天在家練習,那天吳風來家裏找欣欣,他隻看見了一半,也就是下午看見欣欣在琢玉,其實她上午也在練習琢玉。

空間裏她有一套雕刻用品,各種型號的刀具齊全,小時候,欣欣學習的是漢八刀技法和遊絲技法,所謂漢八刀技法和遊絲陰刻法是漢代最著名的雕刻手法,一般以玉蟬和玉豬為代表,漢代中價值最高的當屬圓雕中的作品。

這兩種技法年代過久已經失傳,欣欣就是在空間的雕刻書上學習,一直學習了十幾年,她才明白這個技法,為什麼會失傳。

這個技法講究的是極致的速度,古代漢朝人修習內功,那個時候的自然條件好,空氣也清新,各大門派修煉者極多,修煉功法的也比比皆是,就是沒有內功的人都有一定的武力值,武力值越高和內功越高的人學習雕刻手勁越強,才能在力度上學的到位,雕刻才能更好。

所謂快,就是一刀下來劃出八個痕跡,這就要在快字上做文章,還要在力度上下手,快字上就是指手腕的力度要夠,翻轉要快,力度上要能刻刀深入達到要求的程度。

遊絲陰刻法對雕刻者的要求更高,所謂陽刻就是在玉上設計的線條,直接雕刻,成為陽刻,如果雕件上一麵斜入刀,另一麵就是陰刻刀,陰刻線講究凹凸效果明顯,遊絲技法更是在陰刻線基礎上畫出細如毛發的雕刻法,由於對雕刻者的要求更高,所以隨著年代的更迭,這種雕刻法逐漸失傳。

老高頭曾經看到過她的雕刻,眼睛都看得發直了,羨慕得口水也要流下來了,拚命學了一個月,也沒有學會欣欣雕刻技法的皮毛,原因在與他的腕力不夠,還有速度不夠,老高頭遺憾地說:“這要是年輕幾十歲,一定拜欣欣為老師不可。”說完,滿眼的小星星。

欣欣看得一陣惡寒:“高爺爺,你都多大的年紀了,還想拜我為師,就是你想學,我怎麼好意思,成天手把手地去教你?萬一學的不好批評你不是,不批評還不行,那多鬧心”說完,掃了高爺爺一眼,眼睛裏的含義不言自明。

老高頭嗬嗬一樂:“人老了,就想回到年少時候的狀態,可惜回不去了。”說完,歎息一聲就走了,再也沒有來找欣欣,聽說他整天埋頭在玉石堆裏琢磨,偶爾也雕刻點小東西,大家說他的水平提高了不少,他常常把玩各種雕件,自得其樂。

欣欣告訴雕刻部門,高爺爺屬於特殊情況,不用給他安排具體工作,叫他隨心所欲地去雕刻,年紀也不小了,能雕刻出什麼是什麼。

雕刻部門也就任由老高頭遊蕩,他在鼎鑫自得其樂,雕刻出的物件感覺不錯,心情就開朗了,他經常去喝點小酒,嘴裏哼唱幾句,小日子過得肆意而瀟灑。

這天陳成來電話說要出遠門,欣欣在忙雕刻,沒說幾句就放下了,陳成外出做任務她都習慣了,他在北京停留的時候,到成了稀少事,他走了,欣欣也少了寫煩惱,更加一心一意地雕刻起來。

欣欣開始刻苦練習,加大練習腕力和手力,現在她已經是固基十級了,估計也就幾個月的時間就能達到金丹期,如果在雕刻大賽前突破金丹期的話,腕力還會增強,雕刻的物件還能更上一層樓。

這樣一想,欣欣就加大了修煉速度,以前認為到不到金丹期,對於她來說都沒有關係,畢竟現在的世俗之人能達到這個高度的根本沒發現,稀薄的空氣中幾乎沒有多少修煉的能量,生態條件好的地方在地球上越來越少,能量匱乏造成人的整體素質下降、疾病增多、各種癌症、絕症患者層出不窮。

欣欣晃晃腦袋,算了,還是把雕刻水平提高上去,在雕刻大賽上想要獨占鼇頭,不是容易的事情,聽說這個雕刻大賽年齡限製極寬,四十周歲以下,國內外雕刻師都可以參加,隻要拿出一件,你冠名的玉件作品,經組委會審查合格都可以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