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阿依托婭(1 / 2)

出使千泉的使團在玉門關停留了大約一個時辰,很快再次啟程。

周正陽帶著玉門關一眾將領送別,直至使團的人馬消失在路的盡頭,這才轉身回關。

“頭,有什麼好事,這樣高興?”一旁的副將曲彪有些好奇地問道。

周正陽有些疑惑地:“你看得出老子高興?”

“看得出。”

“是啊,頭”心腹季超也附和道:“你那嘴快咧到耳根了,這是升官了,還是發財了?”

“莫非是頭鐵樹開花,遇上了桃花運?”

“頭剛才跟使團的陸副使聊得很歡,找到了靠山?”

幾個頭目也紛紛附和,纏著周正陽追問。

周正陽大笑幾聲,伸手示意眾人靜下來,然後一臉得意地:“升官發財不過是過眼雲煙,美女不過是紅粉骷髏,那些算什麼,今兒高興的事,比這些好多了。”

曲彪起哄道:“頭,你二句還喘上了,還有什麼事比升官發財好?”

“就是,就是。”眾人跟著起哄。

周正陽幹咳一聲,示意眾人靜下來,這才心翼翼從懷裏拿出一張紙,在眾人麵前抖開,一臉得瑟地:“看到沒有,大唐第一才子陸庭,也就是陸副使贈老子的詩,從現在起,你們頭也是一個有頭有臉的人。”

不會吧?

就幾個字,比升官發財好?比美女香?

季超左右看了一下,摸了摸腦袋,有些不好意思地:“頭,你也知,俺就是不認字才當兵的,上麵寫什麼,不認識啊。”

“是啊,這寫的是什麼,讓頭這麼高興?”

“趙軍曹,你認字,你給我們讀一下。”

周正陽把那張紙遞給趙軍曹,大方地:“老趙,你來讀,心別弄破了,老子還要裝裱起來,留作傳家寶。”

趙軍曹主要負責玉門關文書一類,聞言接過來一看,很快吃驚地:“贈玉門關守將周正陽?”

“嘿嘿,看到了沒有,周正陽,老子的名字。”周正陽一邊,一邊把腰杆挺直。

這首詩傳到哪裏,自己的名聲就傳到哪裏,名氣大增不,自己也會隨著這首詩被後人銘記,青史流名,這可是多少錢都買不到的。

趙軍曹一邊看,一邊大聲讀起來: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好詩,好詩,好詩!”趙軍曹讀完,連了三個“好詩”,一臉驚訝地:“真不愧是名動下的大才子,這首詩,絕了。”

玉門關為漢武帝所立,位置有過變動,但關名沒變,玉門關地理位置重要,意義重大,古往今來為它作詩的人不計其數,留下來的佳作不少,但這首《贈玉門關守將周正陽》,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把氣勢磅礴和感情細膩很好的結合起來。

正是對玉門關最真實、最好的寫照。

在場的將士靜了下來。

認字的將士不多,很多人並不是很理解這首詩的含義,不過他們也聽得出這是一首好詩。

周正陽左右看了一下,指著一名頭發有些花白的匠兵:“老陳頭,交給你一個任務,把這首詩刻在關口那塊大石頭上,有多大刻多大,對了,臨摹陸副使的字,沒問題吧?”

“嘻嘻,沒問題”老陳頭搓著一雙滿是老繭的手:“頭,這活管酒嗎?”

“管夠!”周正陽一臉大方地。

就在周正陽意氣風發時,李道立坐在豪華馬車上,倚著車窗,一邊看著塞外的風光,一邊悠閑的吃著果脯,一名心腹侍衛地在他耳邊稟報著。

“哦,陸庭用一首詩跟換了一副大尉遲的畫作?什麼詩?”李道立突然來了興致,連忙問道。

作為使團的最高負責人,李道立需要掌控使團成員的動向,陸庭和周正陽的事自然也在監控之下。

使團出使,肯定涉及談判,不能讓使團成員作出損害大唐的事情,還沒出發前就製定了嚴格的紀律,別跟使團外的人聊,就是上茅房,最少也要三人結夥成行。

手下把那首詩出,然後壓低聲音:“王爺,周守將這算是雅賄嗎?”

李道立擺擺手:“沒事了,退下吧。”

陸庭是秦王府的人,一個的玉門關守將,不值得拉攏,一幅於閭畫師的畫,能換一首這種品質的詩,這叫賄賂?

要是陸庭肯,李道立願用十幅,不,一百幅畫來換一首這樣的詩。

那個周正陽,不知走了什麼狗屎運,這樣好事也讓他碰上,想都不用想,隨著這首詩傳出去,整個大唐都知道有一位名叫周正陽的玉門關守將,而這首詩也必為後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