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得數日,正逢良辰吉日,太子成親。
雲雁回一早爬起床洗漱,這封建社會,皇室家事就等於國事,子娶婦,百官也要去吃喜酒,上表祝賀的。
趙允初同樣,他不但是朝臣,還是宗室,更得到場了。
內廷、外廷皆有宴席,宮廷之中張燈結彩,喜氣甚至蔓延到了宮城之外。由於仁宗深得人心,太子也素有賢名,這樁堪稱佳話的婚事,也得到了許多百姓的祝福。
雲雁回和趙允初一路到宮門,都能聽到百姓討論今日的親事。自然,孩兒們最期待的,是散喜糖的環節。
早兩日,就有糖果從桃之夭源源不斷越宮中,據第一抬進宮門之時,最後一抬還沒出桃之夭的門。畢竟不止要散喜糖,這宮中宴席也用到不少。
至於嫁娶所用,早幾個月就在采辦了。
據雲雁回所知,因為仁宗近年還挺有錢,朝廷也富裕,單是賜銀就置辦了數萬兩,另外還有各色綾羅綢盯錦衣玉帶、美酒牛羊等物,應有盡有,盡顯仁宗大大的土豪。
除此給太子、太子妃的賞賜之外,仁宗還得發放獎賞給臣子們,讓大家共同沐浴喜氣。
雲雁回和趙允初得到仁宗認可,也算得上是皇親國戚了,他和趙允初一起進入內廷,此時仁宗恰好在偏殿召見石高璧。
內侍將雲雁回二人帶進偏殿,雲雁回唱喏行禮:“恭喜官家,賀喜官家,得此佳兒佳媳,有福啦。”
仁宗冉中年,雖不如當年那麼玉樹臨風,但也稱得上成熟英俊,正是最誌得意滿的時候。縱有遺憾,可既然有今日的婚禮,便是他已經想開了,此時倒也不計較雲雁回不倫不類的賀詞,道:“滾上來,我看看你準備了什麼賀儀。”
雲雁回上得前去,把袖子撈起來給仁宗看。
仁宗探頭一看,才發現他兩袖空空。
雲雁回:“我送的大件兒!早給十三郎送去了!”
仁宗差點打他,“那你給我看什麼袖子。”
曹苗蓮在一旁掩嘴笑,“逐風最愛開玩笑,不過,你送的什麼大件兒?”
仁宗意有所指地道:“我方才看了,高璧帶了許多海外珍寶送給曙兒和滔滔。”
“您富有下,怎麼兒子成個親,還惦記著我們這點兒禮物啊,再怎麼也回不了本的,”雲雁回幽幽道,“我和阿初一起合送了連理樹盆栽,還隻有半人高,我的想法是,十三郎日日灌溉,若幹年後,他同滔滔成婚五十載,六十載,那連理樹也長到參了。”
京中臣子那麼多,要拍未來皇帝馬匹的不知凡幾,貴價東西哪裏輪得到雲雁回送,早被人搶購光了。雲雁回幹脆叫人栽培了連理樹,圖個好寓意。
仁宗聽了,指著他道:“別那麼多,你就是討巧。那來日八出嫁,你送什麼?”
趙幼悟同雲雁回關係又更近一些,還算同門。
雲雁回狡猾地道:“一視同仁,便是我兒子娶婦,我也送連理樹。”
仁宗拿他沒辦法,虛指幾下,對趙允初道:“你要振夫綱啊。”
趙允初臉一紅,略低頭抿嘴笑。
“??”仁宗都不知道趙允初樂什麼,簡直太沒出息了,這都多少年了,但凡有人他倆一對還能樂,真是指望不上振什麼夫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