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百度。
一直以來一個人沒有勇氣看《唐山大地震》,昨晚早早的下網,讓老公陪著看了,隨著劇情的演繹,心情跌宕起伏,無法抑製的慟哭。
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它讓我們流下的不隻是眼淚,而是震撼靈魂。
《唐山大地震》的震撼,不是矯情,它不是導演的杜撰的災難片,它是真實的,曆史重播。
看著影片中那些房屋頃刻坍塌,無數生命轉瞬被吞噬,我們那顆心無法做到冷漠。
從昨天晚上到現在,眼淚總是不由的流出,心在顫抖,我找不到更好的方法來平複自己,唯有借助文字……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時我還沒出生,每次從別人口中聽說,但真的沒有概念。馮小剛導演的這部電影,是發生在1976年唐山地震中一個普通家庭的故事。地震發生時,水泥板壓著兩個孩子,母親李元妮在廢墟上扒拉著,哭喊著:“求求你們,救救我的孩子,都救吧,要都救出來啊,我給你們當牛做馬!”撕心裂肺的聲音把我們的心都震疼了,哭碎了。救助員隻有粗糙的雙手和簡陋的工具,生命危在旦夕。救助員對母親說,隻能救其中一個孩子,必須選擇一個,不然兩個都活不了。這是多麼的殘酷,多麼無奈的抉擇,孩子是母親的心頭肉,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最終,母親低泣,救弟弟方達。母親這句話在姐姐方登的耳邊如雷炸開,姐姐流下絕望的淚。
生與死的抉擇,猶如冰冷的匕首插入方登的心。
方登心裏痛啊,這一痛就痛了32年。
母愛是世上最偉大的,可在災難麵前,這份愛卻又那麼渺小,自己根本無力拯救孩子的`生命。
母親心裏苦啊,這一苦就苦了32年。
誰也沒想到,姐姐方登在屍體堆裏奇跡般活過來了,後讓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在方登的意識裏,她是一個讓母親拋棄的孩子,她對母親的糾結從地震那天就埋下了怨恨的種子。從此,她沉默寡言,即使有疼她愛她的養父養母,她也沒向他們道出那段無法忘卻的記憶。當年那塊水泥板一直壓在她心裏,她無法快樂,無法救贖,心靈的餘震和地震一樣帶給她難以忘卻的傷痛。多年來,方登從沒去唐山找過母親和弟弟,在她心裏麵,家人都死了。
弟弟方達雖在那次地震中失去了一條胳膊,長大後出息了,有了自己的公司、車子和房子。他要接母親過去住,母親不依。他又想在唐山給母親買套新房子,母親仍不依。母親說,我不搬,我哪都不去,不然姐姐和爸爸的魂回來,找不到家。母親無法跨越橫亙心上的那道坎,母親說,如果我過得紅花柳綠,就更對不起你姐了。次地震把母親這輩子都毀了,母親守著一堆廢墟過日子。倒的房子都蓋起來了,可母親心裏的房子再也沒有蓋起來。
我想,也許隻有大悲大痛後才能大悟大徹,才能深切體會母親心裏的疼痛,才能感受母親常說的“沒了,才知道什麼是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