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大戰(6)(2 / 2)

但是沒有辦法,董卓是他的主帥,他不能違背他的命令,更是不想起兵造反,所以隻能思考著如何將手底下那幫子已經被激怒到定點的兵丁安撫下來了。

暫且不說宗員如何安撫身心嚴重受創的漢軍兵士。在大帳中的董卓也是有點憂心重重,他詢問李儒:“子雅,現在我已經可以說是軍心盡失了,大部分的士兵已經脫離了我的掌控,你說宗員會不會率領士兵嘩變?”為了防止泄露,大帳中隻有相對而坐的兩人。

想到早些年在涼州時遇到過的一次嘩變的經曆,董卓還是覺得後背有點涼涼的,沒有經曆過的人根本不知道嘩變時士兵的瘋狂,他們根本就不管你是誰,官有多大,隻要你平時有一絲一毫讓他們看不順眼的,他們就可以追你一天一夜,直到把你砍死。僥幸逃出那場嘩變的董卓再也不想經曆第二次了。

李儒輕輕的扣了扣案麵,胸有成竹的道:“主公放心,宗員是個忠臣,他絕對沒有膽子搞形同造飯的嘩變。憑借他在軍中的聲望,不出意外,是可以勉強穩住那些士兵的。現在主公要做出決斷的是,撤退。”

“撤退?為什麼,我們明明大勝了,為何要後撤?”董卓一時沒有想明白。

李儒露出了一絲苦笑:“沒錯,後撤到。主公,你得了一場大勝,洛陽中又有幾位公公為你說話,短時間內已經足夠向朝廷交代的了。現在軍營中的形式微妙,漢軍雖然不至於嘩變,但是對主公的信任全失,徹底心寒,已經絕對不會再聽從主公的調遣了。要是黃巾此時攻過來的話,恐怕他們立馬就是潰散,不反過來幫攻擊我西涼軍就不錯了。所以要撤退,而且必須得撤退,等待潁川戰局出現結果。若是皇甫嵩和朱儁勝,那麼他們馳援廣宗後,合兵一處,已經實力大減的黃巾,頃刻可下;若是皇甫嵩和朱儁敗了,那麼朝廷為了重新部署,也一定會命令主公撤回。這樣豈不是兩全其美?”

聽了李儒的分析,董卓恍然大悟,連聲讚歎之餘,也是同意了撤退的命令,並且傳令全軍整理行囊,準備馬上後撤。

涼州軍自是以董卓馬首是瞻,董卓一聲令下,立馬就開始收拾行裝,將紮營用的帳篷等收了起來。而在宗員的安撫下勉強壓住了心中火氣的其他漢軍在磨蹭了良久之後,也是慢吞吞地開始做起撤退的準備。

整個漢軍軍營之中又是一片熱鬧的景象,在平靜的表麵之下暗流湧動,北軍和郡國的士兵在碰到涼州兵時必定是冷哼一聲,毫不掩飾自己仇視的目光。

想想那涼州兵都是殺人放火,紀律散漫慣了的凶悍之人,哪裏管你是不是同僚,既然你對我不爽,那我就打你到服氣。北軍和郡國兵的戰力的確差一點,一開始就被壓著打,但是周圍其他士兵見到自己的兄弟被打,本來就仇視涼州兵的他們,於是紛紛加入了鬥毆之中。當宗員和董卓聞訊帶著手下將校趕到時,已經演變成了上千人的幫鬥。

在雙方主帥的大聲嗬斥之下,兩幫子人還有點“戀戀不舍”地分了開來。為了防止再有類似事件發生,董卓和宗員命令手下親信將校帶人在整個軍營中巡視,並且講明了利害,一旦有苗頭,立即製止。

這才讓撤退的準備工作又順利地進行了下去,隻是這麼一耽擱,又浪費了很多時間,日頭已經漸漸朝西了。

爭吵之中的董卓西涼軍和宗員的漢軍都沒有發現,就在他們兩軍兵卒互相鬥毆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的時候。

一支人馬悄悄地爬上了他們左邊五百步開外的小山丘,居高臨下地觀望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這是一隻很狼狽的部隊,不少人身上都帶著些傷,手中的武器上也滿是缺口,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目光凶悍中帶著仇恨並且都用黃巾裹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