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牛角本身就也是那種剛強的角色,遇到了這種硬碰硬的機會,哪裏還會考慮什麼。口中嘶喝一聲,雙手緊握,提起手中長矛就硬架了上去。
“叮”的一聲,張牛角吃了由下往上的虧,手上一股勢不可擋的大力傳來,他左腳微微地回退半步,雙手手腕輕輕一抖,將這股力道巧妙地化去。
順勢再踏前半步,長矛往旁邊一撥,露出了華雄的胸膛空門,手腕微微一折,長矛就向裏刺去。
這一招的確是非常的巧妙,特別是在華雄用力已老的時候,但是身經百戰的華雄也不是這麼輕易對付的。他果斷地鬆開了握刀的左手,迅速地回收回來,重重地拍在了矛杆上。
張牛角的這一次單憑手腕的力量操控,本來就力道不大,被華雄一拍,立馬偏了出去。
華雄順勢右手一蕩,霹靂開山刀從後方滑向了張牛角的脖頸,張牛角聽風辨位,頭也不回,直接一招蘇秦背劍,長矛往後一架,當的一聲又擋住了這一刀。
誰料華雄借著刀上的反震力,凶狠地向前一撞,兩人的身體重重地撞擊在了一起,張牛角粹不及防之下,連退了數步。
兩人相隔著數米對望,都是微微氣喘,短短的一分鍾左右的時間內,兩人付出的體力和精神都是巨大的,現在在細微地調整,使自己盡快地回到巔峰狀態。當兩員武將的武力不分上下時,誰的恢複能力強,往往可以成為勝負的關鍵。
剛剛短暫的交鋒之中,華雄借著悍不畏死的氣勢,勉強占據了一些上風,但是根本就沒有對張牛角造成實質上的傷害。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一場龍爭虎鬥還會持續不少時間。
華雄和張牛角在這邊死鬥,其他的黃巾軍和漢軍也沒有閑著,見華雄殺出了一條血路,在維持住其他方麵的攻勢的同時,大量的漢軍官兵集中到了這部最安全的雲梯下,開始奮力向上攀爬。
黃巾軍自然也不會這麼輕易地讓他們上城牆,張角集中了大量的弓箭手,不但對彙聚在城牆下的官兵進行射殺,同時覆蓋了華雄身後的那座雲梯。
城下的漢軍弓箭手也是不甘示弱,拚命地往廣宗城牆上拋灑箭支,來掩護自己一方的攻城部隊。不少黃巾的弓箭手為了射到那座雲梯,將身子微微探出了城牆,這樣就成為了最明顯的靶子。雙方的傷亡一下子又是劇增。
而廣宗的城頭,已經上來的西涼兵和黃巾軍也是展開了殊死的搏鬥,有了張牛角牽製華雄。剩餘的西涼兵雖然悍勇,但是畢竟人數較少,一時間內也無法再往前推進了。
張角見到這一片混戰的景象,心中歎息。官軍和黃巾居然混在了一塊,不然的話隻要他調集弓箭手一輪齊射,管你是多麼勇武的猛將,也得被射成刺蝟。但是現在要是再放箭的話,就會誤傷到自己人了。張角沒有那麼狠的心,雖然知道這也許是最好的選擇,但是還是沒有辦法下達這個命令。
就這樣漢軍和黃巾軍在廣宗的城頭之上膠著,華雄和張牛角的死鬥也是越來越激烈,兩人已經是沒有了什麼招數,完全是一刀一矛的硬拚,兵器撞擊之間,兩人的力量也是不分伯仲,氣勢也是互不相讓。
所以雖然兩人已經來回數百個回合,甚至雙方都已經露出了不少細微地破綻,但是氣喘籲籲的兩人居然已經沒有體力去把握這些小破綻了,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些勝利的機會從手中溜走。
廣宗城頭上,一開始衝上來的西涼兵已經死傷殆盡,後續上來的北軍戰士不論戰力還是士氣都是遠不如那些凶悍的西涼兵,大大減輕了壓力的黃巾陣腳也是穩了下來。
見天色已晚,攻城又沒有什麼進展,無奈的董卓在李儒的勸說下鳴金收兵。
城頭上的華雄奮力一刀將張牛角劈退,不甘心地望了他一眼,大手一揮,帶著剩餘的士兵退了下去。
見華雄下了城頭,張牛角手中的長矛“乒乓”落地,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華雄的體力實在是太恐怖了,剛剛戰到最後,他已經是靠著意誌在支撐了,要是官兵再不退的話,最多三十招,他恐怕就要飲恨在這裏了。心中暗自歎著僥幸,在一個士兵的攙扶下,向著向著城牆下走去。
維持了一整天的廣宗攻防,終於是暫時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