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攀談了一陣,陸羽和劉備在曹操的引領下,慢慢地向長社軍營行去。
幾人算是相談甚歡,陸羽和劉備兩人說話大方得體,也是漸漸地把曹操的注意力從關張管這三位猛將的身上轉移了幾分。
陸羽在談話中得知兩位中郎將是借勢火攻,一夜之間破敵十數萬,扭轉乾坤,心中道一聲果然的同時不禁暗暗歎服,果然是大漢名將,天時地利,運用有致。
但是當聽到皇甫嵩和朱儁準備將俘虜的兩萬多黃巾全部坑殺時,陸羽的眉頭一皺,再看到曹操談起此事時無動於衷的表情,明顯沒有什麼反對的意思,仿佛這數萬人的生命就像是數萬螻蟻一樣。
這種漠視生命的行為和態度,讓陸羽心中一寒,原本對曹操的親近之意頓時淡了七分。
道不同,不相為謀!
到得軍營之中,曹操給陸羽和劉備指點了中軍帳的位置,又招來了一個兵卒給陸羽他們帶路,就告辭一聲,離開了。
兵卒由另外幾個士兵引領著去找地方駐紮。
前往兩位中郎將的大帳的路上,正巧路過了黃巾俘虜營,陸羽一眼望過去,發現俘虜營中竟然大部分都是老幼婦孺,這也可以理解,不少黃巾軍是一家子一起加入的,行軍時也是一家人跟著,戰鬥時,男人上了戰場,剩下的老幼婦孺就留在軍營中,這次皇甫嵩朱儁一把火燒了長社,壯年男子大多死的死,逃的逃,剩下這些老幼婦孺無力也無處可逃,就隻能投降官軍,成為了俘虜。
陸羽和劉備來到了中軍帳外,因為官銜的問題,隻有陸羽被召了進去,而劉備隻能在帳外等候。
借著保護兩人安全的理由跟著過來的張飛心中不忿,雙眼一睜,正準備說什麼,卻被劉備立馬製止了,隻能無奈地陪著劉備在外麵吃風。
陸羽進賬拜見了兩位中郎將,看了座,說明來意,兩位中郎將欣然允諾,當下約定了時間,準備赴廣宗助盧植共同剿賊。
在中軍帳中又坐了片刻,皇甫嵩朱儁兩人詳細地詢問了廣宗的情況,當聽到盧植對廣宗采取的包圍戰術時,兩人連連點頭。
陸羽心裏牽掛著那數萬條人命,很是坐立不安,猶豫了良久,終於下定決心開口,試著勸說皇甫嵩朱儁二人:“兩位將軍,來時小將聽說兩位將軍準備將俘獲的黃巾全部坑殺,不知道此事是否屬實?”
聽到陸羽如此直言不諱,語氣中透著的意思也是顯而易見的不讚同,原本臉帶微笑的皇甫嵩麵色沉了下來,卻一言不發。反而是一旁一直板著張臉的朱儁點了點頭:“沒錯,我軍軍糧有限,養不起這麼多俘虜。況且帶著這麼多俘虜,也影響行軍的速度,阻礙我們快速支援子幹兄。”
“可是,將軍,這可是數萬條活生生的人命啊!就因為這麼點糧食和行軍速度就要抹殺掉他們嗎?”
“你說的倒輕巧,這麼點糧食和行軍速度?軍糧是大軍的生命線,若是軍糧不足,就會影響大軍的士氣和行軍速度還有戰鬥力,自古以來有多少領兵大將就是吃虧在軍糧上?兵貴神速,隻有軍隊的行軍速度夠快才能出奇製勝,減少將士的傷亡,取得最終的勝利。你說說糧食和速度重不重要?要是因此耽誤了討伐賊兵的重事,你一個小小的行軍司馬,可擔當得起?”
朱儁的分析很有道理,陸羽也不是不明白這些,隻是他不願去想罷了,略微一遲疑,發現自己根本無法反駁朱儁,陸羽隻得轉移話題:“即使如此,這數萬俘虜的黃巾,我剛剛發現大多數都是老幼婦孺,這些人又沒有什麼戰鬥力,原本也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民,十有八九是被黃巾賊裹挾而來。既然大軍軍糧不足,不如就把他們就地遣散,讓他們自尋出路也好啊!這樣既不費軍糧,又可以救得一些生命,不是兩全其美嗎?”
實際上,陸羽說這話也有點力不從心,因為他知道,很多人並不是被黃巾裹挾的,而是跟著他們家的男人加入了黃巾。
仿佛是看出了陸羽的心虛,朱儁那張冷臉上罕見地露出一抹嘲諷:“自尋出路?恐怕又要去從賊吧!老實本分,若是真的老實本分,就算被賊兵威脅,也應該寧死不屈,怎麼會加入叛軍?我不管他們是不是老幼婦孺,朝廷律令:犯上作亂者,殺無赦!這數萬黃巾早晚都是一個死,就是天王老子也救不得。何況你一個小小的別部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