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步步常由逆境行,極知造物欲其成(1 / 2)

隨著時間的推移,天色越來越黑了,很快就看不清前方的道路了。

李墨澤等人還是沒有停下馬車,依舊快馬加鞭的離開石門地界。

“李公子,你說他們還會追上來嗎?”坐在馬車之外的張亮雙手架著馬繩轉過頭看向李墨澤擔憂的問道。

“咱們劫持的可是石門守備的兒子,他們若是想保全自己定會連夜追查我們,來抵擋石門守備的怒火。”李墨澤將雙手藏於袖袍之中,又將袖袍放在臉上,以緩解寒風的冰冷。

看到李墨澤這樣,張亮也有些無奈,他已經多次和李公子說讓他進到馬車裏,可是李公子是讀書人,怕玷汙那名女子的貞潔,一直不同意與她一同坐於馬車之內。

自古男女之間就是有大忌的,自古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言談或授受物件,有所謂“食不連器、坐不連席”之語。

就說先帝在位期間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興安發大水,兩姐妹被水圍困,看到有男子裸身來救,自覺受到玷汙,就投水自殺。旁觀者則大呼:“死得好,死得好!”,後來先帝得知此事後,深感痛惜。便廢除這樣的規矩,又頒發女子可同男子和離的政策,從那以後這種事情才減少。

李墨澤坐在馬車外,向馬車內問道“不知姑娘家住何處,我等送姑娘回家後再行離去。”

坐在馬車內的翠箐親切的摟著那名女子的手臂附和道“對呀,對呀,姐姐住在哪裏,我們送你回家。”

那名女子顯然有些不習慣別人和她這麼親近,不過見到翠箐並無惡意便忍住,才忍住厭惡並未將手臂抽出。

“小女姓洪名紫韻,這次是前往遠處尋親,剛剛多謝各位公子相助了。”這名女子的聲音鈴動而悅耳,全然沒有剛剛那般冰冷。

而坐車在車外的張亮聽到這個聲音,不自覺的向馬車內看去,此時正好寒風將馬車的垂簾吹起,洪紫韻的發絲被等微微吹起,馬車內微弱的燈光照在女子的臉頰處頓時感覺有些旖旎的氣息。

而那名女子像是感覺到了什麼一樣,抬起頭看向馬車外,一時間四目相對,那名女子看到他這幅景色以為他也是一個登徒子不由臉色恢複了冰冷。

看到這名女子這樣,張亮不由恢複了神情,眼神沒有那麼癡迷,臉頰有些微紅,將頭轉回繼續認真的疾馳馬車,不過也隻是看著那般恢複神情,沒人知道他心跳依舊在加速。

而什麼都全然不知的李墨澤依舊回答著洪紫韻姑娘的話“不知姑娘去往何處,若是順路,我等可載姑娘一程。”

洪紫韻也緩和了一下神情,畢竟她認為雖然那人的侍衛是個登徒子,但是這名公子看來全然不是。

“小女是前往京城投靠親友的。”

剛等洪紫韻的話音落下,她身邊的翠箐丫頭卻是迫不及待的爭著回答,“我們也是前往京城的,不如姐姐和我們一起做個伴一同前往。”

洪紫韻向翠箐方麵看了她一眼,看她並無他意就點頭答應了。翠箐看她到這樣開心的直拍手。

時間飛逝,轉眼之間大半個月已流去,天氣也不像北方那麼寒冷,四處的樹木充滿了勃勃生機,此時李墨澤等人也已經到達了京城邊界處。

李墨澤與張亮兩人此時正在靠在樹邊休息,李墨澤剛要同張亮說話,卻見對方的目光仍直直的望向洪紫韻的方向。

隻見洪紫韻耐著緩慢的步伐走向李墨澤兩人的方向,張亮見此,立馬起身將身上的塵土拍落。

“多謝幾位的幫助,眼看就到了京城地界,小女是和各位分別的”洪紫韻說完此話後向李墨澤的方向揖了一禮。

“既然姑娘已經到了,那就與姑娘就此別過了,還請姑娘多加小心。”李墨澤見到洪紫韻作揖後也連忙起身回了一禮。

然後翠箐也有些不舍得向她擺手告別。

洪紫韻此時已經離開了許久了,張亮怔怔的看向她離開的方向,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三人又駕車走了半日的路程,已經到了京城城門出。京城的城牆依舊那麼巍峨壯麗,城門口站了兩隊麵無表情的威嚴的守衛,象征著京城的不可侵犯的威嚴。

幾人向城內走去,落日的餘暉照在了繁華的京城,街上的小販的叫喊聲此起彼伏。李墨澤雖然已經六年沒有來到這裏了,此時繁華的京城卻給他一股飄零無依的孤獨感。

翠箐自然了解他,看他一臉淒涼的神情便知道他想起了什麼,便不顧外人的想法一下子握住李墨澤的手,臉微微垂下好像要遮擋住自己發紅的雙頰一樣。

李墨澤見到她這樣,剛剛淒涼的心態已經消失了一大半,剩下的隻有感動。右手輕輕的拍向翠箐的腦袋,不由想起自己剛到鄴城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