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蘋萍被困在了小鎮裏,後麵有張延齡和張鶴齡帶著追兵在四處追殺自己,前麵又有朱見潚這樣的惡魔在攔路,真的是前有虎,後有狼。隻能想方設法地小心翼翼地將自己給隱藏起來。卻正好在這個時候見到了巴圖蒙克。
鄭蘋萍因為被冤枉自己與他勾結,叛國通敵,自然是要找他問個明白的。於是趕緊追上他,追問他的身份。
巴圖蒙克沒想到能在這裏見到鄭蘋萍,一臉的很是意外,直接寫在了臉上。但是麵對鄭蘋萍的責問,巴圖蒙克卻是很爽快地承認了他確實就是蒙古的王,就是延達汗,也就是眾人口中的那個“蒙古小王子”。
這完全出乎了鄭蘋萍的意料之外!一開始鄭蘋萍根本就不覺得他有可能是宮裏那群人用來汙蔑自己的那個“蒙古小王子”!如果萬一是的話,他也是不可能敢承認的。鄭蘋萍還在心裏準備好了許多的話打算來辯駁他,最起碼也要出一下心中被張皇後欺壓的那口怨氣。
不管了!不管了!都怨他!就怨他了!自己蒙受的委屈和不白之冤全部就都怪給他了!沒想到他卻是坦蕩蕩地直接就當場承認了,反倒讓鄭蘋萍吃了一驚,一下子又無從爭辯了。
心裏卻直犯嘀咕:“媽的!這古代,真的是有皇帝,還有各種王的!因為真的是一不小心就能遇上,而且還是活生生站在你麵前的那種!他就在你跟前站著,跟你大眼瞪小眼兒地對著看,向你證明著他的真實存在!”
巴圖蒙克當即就承認他就是蒙古王的身份,而且也並沒有因為他的身份而就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仍舊與鄭蘋萍勾肩搭背地稱兄道弟。
巴圖蒙克又問鄭蘋萍何以會如此落魄地出現在了這裏?
鄭蘋萍便把自己當初因為獻出那塊巴林福黃石給皇太後賀壽,卻被張皇後將那分壽禮誣陷成了是自己通敵叛國的證據。拿著那塊巴林福黃石硬是將它做成了證據。證明了就是自己與蒙古小王子相勾結,要將大明朝的所有最高級的機密都出賣給蒙古小王子。而她張皇後就是正義的一方,為了要阻止她鄭蘋萍賣國,她自然是不惜日後被皇上厭棄都是要將鄭蘋萍趕盡殺絕的。可憐她鄭蘋萍明明就是受了陷害,蒙受的不白之冤,可是在她張皇後的勢力範圍之內卻沒有任何辦法可以為自己辯白,隻能一路逃亡。
原本鄭蘋萍在逃亡的路上可以見到曾經一起患難過的朋友還是很開心的,但是等到她再講到自己之所以能逃出皇宮,是因為屠三突然衝了出來,犧牲了他自己,才將自己推了出來。
鄭蘋萍原本以為事情已經過去那麼久了,自己一直在顛沛流離的逃亡路上,再也沒有去回想過,就會淡忘的。隻是沒想到即便是時間過去了那麼久,即便期間自己強迫自己一次也沒有去回想起來過。但是原來,隻要一回想起來,記憶的閘門一旦打開,疼痛依舊是瞬間就爬滿全身,眼淚還是會不受控製地開始泛濫。
有些傷心的往事,對於受害者的傷害太深了,尤其是那些甚至是以生命為代價的傷痛,有時候真的是有些人一輩子都無法愈合的傷口,和一輩子都無法走出來的陰影。讓他們再講述一遍,無異於是對著他們又再重現了一回當初的情景,更是相當將他們還未結痂的血淋淋的傷口再剝開來一次給別人瞧,一般的疼痛。所以有些當事者對於真的太過傷心的往事不願意再提及,真的就別為難人家了吧。因為對於我們這些旁觀者,至多也隻能是給予他們同情,但是對於當事者,卻是將傷口再次撕裂地血淋淋般的疼痛!
可惜人類的感情並不能相通!“感同身受”隻有切身體會了,才知道並不實際!
巴圖蒙克眼瞅著鄭蘋萍不知不覺地哭得快要背過氣去了,有些手足無措了,他不知道該怎麼安慰她才好,隻得顛三倒四又反複地輕聲哄著:“你不要傷心!我相信你!就算沒有人相信你也沒關係,我知道你沒有!你有沒有出賣什麼機密給我,別人不知道,我還能不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