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娘,你開一下門呀,我知道你受了委屈,我沒有保護好你,是我的錯,我.......”
王建達還要再說,英娘的門“吱呀”一聲打了開來,王建達立馬一臉喜色的迎了上去,英娘卻閃了開來,其紅腫的雙眼,顯然剛才是在屋裏剛哭過一場,英娘神情變得淡漠至極,聲音也似乎沒有了溫度:
“禦醫今天給我診斷過了,這輩子我都不會再有身孕,你走吧!”
張九莘聞言身子一震,連同王建達也是不敢置信,扯了扯麵皮道:“英娘,我知道你在跟我開玩笑,英娘,你要相信我,我當初說了這輩子除了你,再不會有別的女人,我就會說到做到,一定不反悔,你就原諒我娘這一回好不好?”
英娘木木的神情有一絲的鬆動,隨後又被冷漠代替:
“我沒跟你開玩笑,這是和離書,你在上麵簽個名,從此我們就兩清了。”
英娘不待王建達反應過來,把紙一扔,便“嘭”的一下把門關了起來。
王建達看著飄落在地的那封和離書,久久沒有回過神來。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英娘生不了,又不想和別的女人分享自己的夫君,所以便選擇了和離這條路!
張九莘有點佩服同時又心疼,隱隱的期盼這時候的王建達說些什麼。
然而王建達最後什麼也沒說,和離書也沒拿,失魂落魄的出了出了院子。
吳氏恨得牙癢癢:
“當初我就說不能讓你大姐嫁給王家,若不是你祖母一意孤行,你大姐姐也不會落得如此下場!”
罵完,吳氏又愁眉苦臉起來,嘴裏喃喃自語道:
“這以後,可改怎麼辦!”
張九莘沒想到英娘不能生,更加沒料到英娘在這麼短時間內便壯士斷腕,下了決定,或許英娘的這個選擇是對的。
若是對方不愛自己,又何必委曲求全的替別人養孩子,還要看別人的眼色過活呢!
而且現在他們張家的日子馬上就能過好了,一個人瀟瀟灑灑的也能活得很好。
一夜無話。
第二天張九莘便去老村長家找了楊氏讓她幫忙在村裏買黃豆,她在縣城問過價了,城裏邁的比在村裏收購的要貴上一文錢,她現在還在試驗階段,自然要精打細算。
在廟河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打豆腐,吳氏聽說張九莘要製作豆腐乳,便覺得張九莘在胡鬧,也不在意,但是看到馬夫托運過來的十幾個瓷翁,便知道張九莘這是要動真格了的,其忍不住埋怨道:
“小九,你這抄來的秘方不見得就真能做出豆腐乳出來,就是做出來了肯定也比不上別人的那些老字號,你有這錢,還不如省著留來買筆墨紙硯!”
吳氏嘴裏責怪著,但是木已成舟,張九莘都已經把原料和黃豆買好了,便隻能跟著忙活,因為英娘的事情,她現在也無法靜下心來做繡活。
打豆腐是個辛苦活兒:要先將豆子泡好,然後用石磨推成漿;再將濾豆腐布吊起來,下麵放個大盆,將磨好的漿水往豆腐布上澆。漏下的漿水就裝在盆裏,豆腐布上餘下的豆渣倒在一邊。接下來將盆裏的漿水放鍋裏燒,火候差不多了,就點鹵。待豆花凝結後,就可以舀起來放到豆腐板上,使勁壓結實,上麵還要壓上一塊大石頭,以便將水全部擠出來。
因為張九莘以前沒做過,一開始後隻是給吳氏打下手,吳氏又是沒幹過粗重活的,所以她們製作得比較慢,等到張九莘上手後,那邊太陽已經下山了,兩人將做好的豆腐塊平放在籠屜內,靜待它發黴。
接連幾日,她們都在陸陸續續的做豆腐,而第一天豆腐塊已經毛黴開始生長,菌絲生長得很是旺盛,豆腐塊表麵皆布滿菌絲。
吳氏覺得不可思議:
“小九,你往這豆腐塊裏加了什麼?我記得以前你外祖母做豆腐乳時候,可是3天之後菌絲生長旺盛,5天後豆腐塊表麵布滿菌絲。你這怎麼才過了一天,就長滿了菌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