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船停靠的岸邊,其實是一處山腳下的灘塗,山峰被濃霧遮擋,許久才從霧中探出身形來,山上長滿了蓊蓊鬱鬱的青翠樹木,遠遠觀之,山頂上白霧繚繞,恰似一個白冠綠衣的妙齡少女,又似一支拔地而出的巨大嫩筍,輕朧縵紗間盡得雲夢山水的生氣。莫望舒不由得暗讚一聲好個山峰!一腳踏上了陸地,興致起來,往山峰的方向走去,漸漸的,身後的小船與灘塗又被濃霧遮擋,再也看不見了,
莫望舒信步行來,不覺天色已暮,四周漸漸暗了下來,腹中饑渴,正想著尋一處歇腳的地方,忽然看見遠處傳來了影影綽綽的燈光,莫望舒心裏想道:不遠處似乎有人家。約莫再行了數十步,原來那道燈光是一個石牌坊下的兩隻大燈籠發出,穿過石牌坊再轉過一道彎,眼前出現了一個小集市。
集市的店鋪簷角下,都掛上了一隻隻碩大的燈籠,燈籠裏發出的黃光似乎將這山霧照的越發濃厚發稠,店門戶戶緊閉,集市空無一人,街角散落著一些瓜果山貨、糕餅茶葉的小攤,卻不見攤主。右手邊的一個麵攤上,一鍋沸水正在咕嘟嘟的冒著煙,然而周圍並沒有一個食客。
人都去了哪裏?莫望舒心下生疑,扯下背後的劍布,露出一柄長劍來,劍柄劍鞘一體通黑油亮,瑩瑩有光。這是青城派祖師爺傳下來的無遮劍,削鐵如泥,刃出必飲血。因而此劍從不輕易示人,日常用一塊藍色的舊布包裹,向來是青城派掌門的心愛之物,現在,這件神物就背在莫望舒的背上。
集市的東南角,是一條往前延伸的小路,濃霧遮擋,看不清路之所向,隻是隱隱約約有喧嘩聲從小路方向傳來,莫望舒被喧嘩聲吸引,循聲而去。小路通向一個小廣場,廣場雖小,但似乎集市上所有的人都聚集到了此地,個個都伸長了脖子,目不轉睛的盯著廣場上的戲台。
戲台上此刻正在上演著一出好戲!鑼鼓、二胡、鑔聲,梆子聲齊鳴,好不熱鬧!戲中人正在拿腔拿調的唱念做打,但一舉一動卻與常人格格不入,關節僵硬,表情浮誇,舉手投足間連綴著一條條……絲線?
莫望舒好奇的走進圍觀的人群裏,這才看的真切,原來這裏演的是一出皮影戲!隻是這場皮影戲似乎與平時看到的不太一樣,在昏黃的燈光下,一具具牛皮製成的生、旦、淨、醜各色人物,居然大小與真人毫無二致,也難怪一開始在遠處沒有分辨出來。
皮影古時候也叫傀儡戲。它源於秦末楚漢相爭,張良情急之下用皮革來迷惑敵人的故事,後人受這個故事的啟發,創造了皮影戲。早聽說荊襄雲夢一帶善作皮影戲,沒想到被自己誤打誤撞碰到——在一塊巨大的幕布之後,這一張張濃墨重彩的皮具人影,做出種種詭異誇張的造型,上演著一幕幕帝王將相,愛恨別離。
一幕唱完,燈熄滅了,周圍一片漆黑,莫望舒似乎還在回味剛才的精彩,忽然燈再次亮起,幕布後出現了一條巨大的蛇影,足有人腰粗細,蛇影的幾十處關節被絲線連綴著舞動著,嘴巴忽的張開,一條深紅色信子吐出,這逼真的一幕引來觀眾一片喝彩。
此時,大蛇的信子又一次吐出,竟然把幕布刺穿了一個洞來!觀眾被這始料未及的一幕愣住,緊接著,幕布“嘩”的一聲撕開了一個大口子,皮影巨蛇從口子裏鑽了出來,搖身一變,竟然變成了一條真真切切的巨蟒!巨蟒吐著信子,一雙血紅的雙眼瞪著戲台下的眾人,仿佛正欲擇人而噬。
巨蟒張開了血盆大口,不由分說,就近一個個的囫圇吞棗般,將場下觀眾吞進了口中,餘下的觀眾也不逃走,隻是自顧自的跪在地上向著巨蟒磕頭如搗蒜。蟒身蠕動,卷起了地上的黃土,裹著空氣中的白霧,仿佛一條在蜿蜒遊動的雲中巨龍,將那些磕頭的人一個個吞進腹中。
陡逢大變,莫望舒見的嘖嘖稱奇,心中暗歎此間之事,實難以常理度之。在最初的一愣神之後便回過味來,此時他冷靜的提劍在手,無遮劍的白刃正欲嗜血而出。
等等!在那些束手就擒任巨蟒吞噬自身的人中間,有一個身穿藍色短衫、馬麵長裙的女子正向著巨蟒迎頭跑去,女子步伐異常靈動,雙手各握著一把匕首,衝進巨蟒的食人場內,對著巨蟒柔軟的腹部猛斫猛砍!巨蟒吃痛,巨大的身子在空中扭動翻滾,猛地回過頭來,一口咬住了那女子的小腿,緊接著,整個身體開始絞動起來,將那女子的身體緊緊纏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