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人!”眾武士連忙領命,其他都是可以延遲一點,但那守住界石的事卻非常重要,因為臨河殿全家滅絕,以前的領地文書將失去作用,特別是趙虎占據了臨河村全領,周邊勢力得到這消息後,不衝上來瓜分一下才是怪事呢!偷偷挪動界石算是很禮貌的了,直接出兵侵占都不是不可能的事!
一個夜晚,就在這忙亂中結束掉,當天蒙蒙亮的時候,疲憊不堪的村民才縮回家裏歇息。可趙虎的武士們,卻強打著精神的衝向四麵八方,對外自然是宣稱尋找疾風範明的蹤跡了。
同時也向臨河村全領宣布趙家的統治權,隻要看著插著神龍靠旗的武士在臨河村領地內到處亂逛,了解世俗狀況的農夫們就會清楚怎麼回事了。
手下在外麵努力,趙虎自然也不輕鬆,一個是接到第一時間得到消息衝過來的周邊勢力的使者,二個是安撫之前來收購糧食的商人。對於商人,隻要他們不違背自己的規矩,趙虎是準許他們在自家地盤經商的。
至於那些早早得知消息趕來的勢力使者,趙虎倒隻是禮貌的接見一下,領著他們看一下臨河殿的屍首,再然後就任由他們隨意在臨河村亂逛,昨晚做戲做得如此美妙,才不怕他們打探出什麼情況來呢。
而且,就算是打探到什麼情況又如何?自己隻是需要一塊說得過去的借口當皮而已,現在這臨河殿全家滅絕,連家臣都滅絕了,自己又是第一個來到這兒,不但打退了疾風盜賊團的劫掠,算是以德報怨的解救了臨河村,所以臨河村的領主理所應當的就是自己了。
也因為這樣,陸續得到消息趕來的周邊勢力使者,說別的都會得到趙虎好聲好氣相待,可一旦說道分好處的事,趙虎直接不做理會了。
而這消息傳回去,周邊勢力自然不爽到極點了,媽蛋!臨河村紙麵上的領地可是三千多石,實際多少隻有掌控者才明白。
可就這三千多石一下子就落到那個淩家的百石武士手中?你這貨有沒有這麼大的胃口啊?而且還不肯分出一點好處來?不怕撐死嗎?!
所以很自然的,說啥趙家勾搭疾風盜賊團殺掉臨河殿,趁機吞並臨河村的謠言立刻傳得沸沸揚揚。隻是這謠言隻是官麵上的,民間則依舊是趙虎表現出來的那種,臨河殿出錢請疾風盜賊圖去幹趙家,結果反被趙家幹,逃出來的疾風盜賊團自然報複臨河殿了。
之所以會如此兩個極端,那是因為官麵上的謠言是諸位家族隻需要一個出兵的借口,而民間呢,則是臨河村的人親身經曆,所以總體上來說,大家都認可民間說法,但利益相衝,家族們還是堅信官麵的說法。
於是隨著淩武城對此事不做反應的消息傳來,一時間,整個天蘭鄉都動蕩起來,各個勢力都開始招兵買馬,原本蠢蠢欲動的東海郡勢力,發現這狀況,隻好再次無奈的停下行動。
人家天蘭鄉都準備開戰了,所有錢糧都用來作戰,看來這次沒法在天蘭鄉撈取好處了,幹脆就等著吧,看誰打贏了,在狠狠的刮他一筆!
周邊勢力的變化,特別是淩武城不做反應的情況,都落入趙虎眼中。周邊勢力不願意趙家獨吞,從而準備群起而攻的事情,倒是能夠理解。
畢竟自己才剛崛起,和這些周邊勢力沒有絲毫的交情,特別是自家明麵上隻是個淩家百石知行的豎旗武士而已,之前還顧慮著淩武城,可淩武城突然不表態後,那就是暗示他們要幹趁早幹了!
至於淩武城居然不說話,這就是趙虎不敢相信的了,淩武城的人居然如此蠢笨?要知道自己怎麼都是淩家的直屬家臣吧,自己的知行擴大了,隻需要一個確認,自己就必須帶著擴大的知行兵額為淩家作戰的。這也是淩家整體實力之一啊!幹嘛這樣不吭聲,不支持,幾乎是要逼迫自己脫離淩家的樣子呢?
難道他們還會有些幼稚的以為,天蘭鄉的周邊勢力把自己給滅了,會送一點土地給淩武城嗎?
對淩武城的想法實在是搞不明白,自己人不支持,反而隔岸觀火的,這樣誰勝都會對淩武城不爽啊!
隻是這樣的苦惱,隻是在趙虎腦子裏停留一下就被甩掉了,現在也就是看看這天蘭鄉的勢力有多少個加進來了。
都不需要調查,整個天蘭鄉的勢力都是大張旗鼓的,名頭大的五個千石勢力都在摩拳擦掌的召集所有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