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如此傳話(1 / 2)

蘭若寺位於寧州東南,乾汝峰的峰頂上,占地不大,往來人數也比一般的寺廟要少很多。除了因為徒步走上蘭若寺十分困難外,還因為蘭若寺一直流傳著這樣的一個傳說:

蘭若寺未建成前,乾汝峰並非叫此名字,而是被附近的村民以怨山命名。

相傳,曾有一位世家女子與其叔叔陷入不倫之戀,兩人愛意日漸濃厚,忍不住偷嚐情愛之事,不久後女子便懷上了叔叔的孩兒。此事被家族知曉,長輩們勃然大怒,但無奈家族無人,其叔叔是唯一一個在家族中被稱作才子的人,並且是內定的下任家主,又見女子和其叔叔態度堅定,稱兩人是真心相愛,長輩們還盼著由這位下任家主興旺家族,便不敢按家規嚴懲。

可此等不倫之事傳出去,是會令家族蒙羞的。眾人經過討論,一致決定先讓女子在深山中養胎,等把孩子生下來後,再接回家中,而生下來的孩子便對外說是女子叔叔收養的。

雖想得到眾人的祝福和認可,但這樣的安排已是家族最大的讓步,女子深知做人要懂得知足,遂去了深山。

剛開始時,叔叔每天都會到深山中探望女子,兩人相偎聊天,日子過得舒適愜意。漸漸的,叔叔來探望女子的次數變少了,逗留的時間也變短了。女子心慌,詢問緣由,叔叔回答說是在忙家族的事,需要常在世家間遊走。

女子體貼,並未抱怨,可後來,女子才知道自己的溫柔小意並不能讓其叔叔顧憐。原來叔叔早已在她孕期中,與一位貌美才高的女子定下婚嫁之盟,而婚期便是她臨近生產的日子。

與她定下山盟海誓的愛人如此欺瞞背叛,誰人能不恨?女子不顧身懷六甲,執意要下山去討個說法,卻被家族派去照顧她的幾個婢女發現,將其帶回,並且苦口婆心的勸說,讓她打消去找叔叔的念頭,先安心把孩子生下來。

女子表麵裝作應承,心中卻傷心欲絕,她乘著眾人不注意,跑到山上,用披風自縊死去。

自此之後,山中夜晚總有鬼哭聲傳出,而女子的事也被越傳越廣,甚至還有人說進了山就無法出來,嚇得本來會去采藥、拾掇柴火的村民皆不敢入山。慢慢的,眾人說起此山都以怨字命名。

多年後,有一個高僧經過此處,說怨山黑氣衝天,山中魂魄被困,無法輪回,是以,高僧決定在山上建一間木屋,長住於此,為被困魂魄日夜超度,而這木屋便是蘭若寺的前身。

蘭若寺是為超度魂魄而建,來虔誠拜佛的人大多都是家中有人逝世,因此寺廟香火並不旺盛,往來人數不多。

不過,山中的風景卻是真的好。

竹匽飲一口酒,看著山中那雲霧繚繞,愜意地歎了口氣。

“你怎麼來了?”

一道男聲打破了寧靜,竹匽勾起嘴角,含著得逞的笑意,暗想:大魚終於遊過來了,也不枉他在這兒站了這麼久。

“閑來無事,到處走走,乾汝山風景獨好,便上來看看。”竹匽邊說邊回身,朝那站在不遠處的僧人看去。

那僧人長了一雙好眼,不笑時如銀杏般圓大,笑時就如一彎月牙,十分好看,不過說到底,是有些女相。

“無事不登三寶殿,你這人,我倒是知道一些的。”慧空瞪著那雙銅鈴大眼,上下打量著竹匽,眼中帶著戒備。

竹匽見狀,遺憾地搖了搖頭,“大師不稱竹某一聲施主便罷了,還要懷疑於竹某,實是令竹某傷心啊,枉費竹某還特意帶了些好酒上山……”

“好酒?在哪?”慧空一聽到有好酒,幾步湊上前去,對著竹匽手中的酒埕左聞聞右嗅嗅,然後眼珠子溜轉幾圈,又退回到原位,說道:“上次你帶酒來,就套了我的話,害我把師兄的秘密說了出來,你這酒,我可不敢再喝。”話雖這麼說,但慧空的眼睛一直瞅著酒埕,還時不時地咽著口水。

“唔……”竹匽提起酒埕看了看,惋惜地說:“本還想著對大師有些歉意,剛得了一壺上品醉仙釀,便上山來看看能不能遇著大師,不過如今看來,大師是不稀罕啊,唉……隻能自己喝了……”

話音未落,手上的酒埕已不見蹤影。

“上品醉仙釀,極好!極好!比上次那些還香醇……好喝!”慧空用袖子抹了把嘴,笑眯眯地看著竹匽,下巴一努,說道:“說吧,這次又想從我這套點什麼?”

聞言,竹匽負手,轉身望向山下,“竹某此次上山,不過是覺著,這般好的酒,一個人喝,有些浪費罷了。”

“當真?”慧空盯著竹匽的背影,一臉的不相信。

“自是當真。”竹匽狡黠一笑,說道:“竹某上山並沒有刻意尋找大師,卻還是與大師撞上了,此是緣分啊。”